芼
拼音
mào笔顺
一 丨 丨 丿 一 一 乚同音字
拼音为mào的字 拼音为mao的字基础解释
扫取,拔。详细解释
菜 。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
芼,草覆蔓也。从艸,毛声。——《说文》
铡芼置于豆南。——《仪礼·特牲礼》。注:“菜也。”
芼菜者,菜是地之毛。——《礼记·少牢礼》疏
雉兔皆有芼。——
礼记·内则》。注:“谓菜芼也。”
又如:芼羹(用菜和肉做成的羹)
〈动〉
用手指或指尖采摘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周南·关雎》
1. 芼 [mào]
- 芼 [mào]
菜 。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
芼,草覆蔓也。从艸,毛声。——《说文》
铡芼置于豆南。——《仪礼·特牲礼》。注:“菜也。”
芼菜者,菜是地之毛。——《礼记·少牢礼》疏
雉兔皆有芼。——
礼记·内则》。注:“谓菜芼也。”
又如:芼羹(用菜和肉做成的羹)
用手指或指尖采摘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诗·周南·关雎》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芼-中華語文大辭典芼芼ㄇㄠˋmào1.〈書〉摘取;拔。[例]參差荇菜,左右~之(《詩經‧周南‧關雎》)。2.〈書〉和在羹湯中的菜。[例]而菜蔬~實,水物惟錯(《文選‧潘岳‧西征賦》)。
芼 -古漢語常用詞典mào
擇;擇取。《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之。”
máo
可食用的野菜或水草。柳宗元《遊南亭夜還敘志》:“野蔬盈頃筐,頗雜池沼~。”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ào
1、[芼羹]mào gēng
用菜和肉做成的羹。芼,通“毛”。
2、[采芼]cǎi mào
择取;选拔。语本《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窃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乐之。”旧解《关雎》篇乃颂“后妃之德”。后因以“採芼”称颂后妃内治之美。
3、[撷芼]xié mào
采摘。
4、[稾芼]gǎo mào
枯干的草茎。稾,通“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