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部
拼音
huā bù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uā的字 拼音为bù的字 拼音为hua的字 拼音为bu的字基础解释
指 清 乾隆 年间流行的除昆曲以外的地方戏曲剧种。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北新城录下》:“雅部即崑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详细解释
指 清 乾隆 年间流行的除昆曲以外的地方戏曲剧种。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北新城录下》:“雅部即崑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花部-辞源3【花部】清 乾隆年間流行的除 昆曲以外的地方戲劇種之統稱。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 新城北錄下:“兩 淮鹽務,例蓄花、雅兩部,以備大戲。雅部卽 昆山腔,花部爲 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參見“雅₂部”。
花部 -中国文化史辞典戲曲名詞。清乾隆年間指昆腔以外的各地方戲曲劇種。其時昆腔困曲高和寡而趨衰落,風格較昆腔粗獷、語言遠比昆曲通俗的各地劇種,深為民間所歡迎,南北兩地,以揚州、北京為中心的一般士大夫貶地方劇種為“花部”、“亂彈”,揚昆劇為“雅”,戲曲史上“花”、“雅”部之稱自此始。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卷五“新城北錄”下:“兩淮鹽務例備大戲:雅部即昆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又見清焦循《花部農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