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𠄌

同音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见〖黄芪〗。

详细解释

〈名〉

  1. “黄芪”的简称 ,是黄芪属多年草本植物,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黄色,果为荚果,其根入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芪-中華語文大辭典

芪芪ㄑ丨ˊqí參見【黃芪】。

芪-中華大字典

1、芪讀音:常支切,音匙,翹移切,音祇,支韻。釋文:
❶~母也。見《說文》。《段注》:一名蝭母。一名知母。一名蚔母。皆同部同音。《詳櫓字》。
❷黃~。藥草名。《本草綱目》:黃耆、一名黃~。根長二三尺。獨莖。或作叢生。枝榦去地二三寸。葉如羊齒。七月中開黃紫花。實似莢子。長寸許。根入藥用。出綿上者爲良。故名綿黃~。又有赤水~、白水~之別。功用竝同。
2、芪讀音:陳尼切,音墀,支韻。釋文:荎或字。《集韻》:荎。說文、荎藸艸也。或从氏。
3、荎讀音:陳尼切,音墀,支韻。直質切,音秩,質韻。釋文:
❶~藸草也。見《說文》。《段注》:釋艸有味~藸。釋木有味~著。實一物也。春初生苗。引赤蔓於高木。長六七尺。故又入釋木。
 〔按本草綱目。五味子、一名~藸。春初生苗。引赤蔓於高木。長六七尺。葉尖圓似杏葉。三四月開黃白花。類蓮花狀〕。
❷木名。刺楡也。《詩山有樞》:山有樞。
 〔注〕:樞、~也。《釋文》:正義曰。釋木文。郭璞曰。今之刺楡也。
 〔按本草綱目。楡類有數十種。葉皆相似。但皮及木理有異耳。刺楡、有鍼刺如柘。其葉如楡。瀹爲蔬羹。滑於白楡。卽爾雅之樞~。詩經之山有樞也〕。
❸牛~。牛膝也。見《康熙字典》引《博雅》。
 〔按廣雅疏證作牛莖。云、各本譌作牛~〕。
4、荎讀音:徒結切,音姪,屑韻。釋文:木名。刺楡也。見《集韻》。
5、荎讀音:澄之切,音治,支韻。釋文:艸名。蓍也。見《集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黄芪]huáng qí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在地面上,开淡黄色蝶形花。根入药,有补气、利尿、消肿、止汗等作用。芪(qí)。

2、[芪苓]qí líng

芪与茯苓的合称。

3、[山芪参]shān qí shēn

聊城方言,意为野生的人参。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芪的反义词 芪的近义词 芪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芪能组什么词
  • 芪能组什么词语
  • 芪可以组什么词
  • 芪可以组什么词语
  • 芪字可以组什么词
  • 芪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芪字能组什么词
  • 芪字能组什么词语
  • 芪字开头的成语
  • 芪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