芟薙
拼音
shān t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tì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 拼音为ti的字基础解释
1.刈除。 2.引申为开垦。 3.清除;消灭。 4.删除。详细解释
刈除。
唐 李涪 《李涪刊误》卷上:“春则扫除枯朽,秋则芟薙繁芜。”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田道人》:“明日,往芟薙荆棘,以籧篨作屋宿焉。”
引申为开垦。
明 张煌言 《答赵安抚书》:“凡属我天潢,虽在遐荒,靡弗芟薙。”
清除;消灭。
明 唐顺之 《送柯签事之楚序》:“盖在 汉 时,诸陵邑习俗庞杂,豪猾所窟穴,故天子常为选用强察能治剧吏,以拊循而芟薙之。”《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夫当天下大定,势如磐石之安,指麾万里,奔走恐后,復何所疑忌而芟薙之不遗餘力哉?”
删除。
清 方苞 《书删定<荀子>后》:“其篇完者,所芟薙几半。”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人传述亦有异同例》:“盖以其与本篇文义无关,而古本相传,不敢竟从芟薙,姑存大略耳。”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芟薙-汉语大词典芟薙1.刈除。
●唐李涪《李涪刊误》卷上:“春则扫除枯朽,秋则芟薙繁芜。”
●宋洪迈《夷坚丁志·田道人》:“明日,往芟薙荆棘,以籧篨作屋宿焉。”
2.引申为开垦。
●明张煌言《答赵安抚书》:“凡属我天潢,虽在遐荒,靡弗芟薙。”
3.清除;消灭。
●明唐顺之《送柯签事之楚序》:“盖在汉时,诸陵邑习俗庞杂,豪猾所窟穴,故天子常为选用强察能治剧吏,以拊循而芟薙之。”
●《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夫当天下大定,势如磐石之安,指麾万里,奔走恐后,复何所疑忌而芟薙之不遗余力哉?”
4.删除。
●清方苞《书删定<荀子>后》:“其篇完者,所芟薙几半。”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古人传述亦有异同例》:“盖以其与本篇文义无关,而古本相传,不敢竟从芟薙,姑存大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