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
拼音
sào笔顺
丿 𠃌 一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𠃍 一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āo的字 拼音为sao的字基础解释
1.倒霉。2.方言,肉末或肉丁,如“羊肉~子面”。3.害羞。详细解释
〈动〉
害羞;羞辱 。
如:臊眉耷眼(形容羞愧的样子);臊皮(寻开心);臊脸礼儿(形容礼薄,让人不好意思拿出);臊臊牌(难看)
〈名〉
剁细的肉 。
如:臊子韭(即肉末炒韭菜)
另见 sāo
〈名〉
(形声。从肉(月),( sào)声。本义:腥臊) 同本义
臊,豕膏臭也。——《说文》
犬赤股而躁臊。——《周礼·内饔》
其臭臊。——《素问·金匮真言论》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辞·涉江》
狗若如此,其肉臊恶。——《礼记·内则》疏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又如:腥臊(动物体上散发的一种难闻的气味。也比喻为臭恶的小人);臊腥(臭恶的气味);臊秽(腥臭肮脏的气味);臊根(男性生殖器);臊膻(腥膻之气)
〈形〉
丑恶的
臊声布于朝野。——《北史·抱老寿传》
其政腥臊。——《国语·周语上》
又如:臊声(丑闻);臊子(臭货)
另见 sào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臊-中華語文大辭典臊臊1ㄙㄠsāo形容氣味像尿那樣難聞。[例]~氣|火熟以化腥~。臊臊2ㄙㄠˋsào1.害羞;羞辱。[例]害~∣~死人了|別當著眾人的面~他。2.細切的肉末或肉丁。[例]~子|肉~|~子麵|~子豆腐。
臊 -古漢語常用詞典sāo
臊氣。《韓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腥~惡臭而傷害腹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ào
1、[臊子]sào zi
肉末或肉丁(多指烹调好加在别的食物中的):羊肉~面。
2、[害臊]hài sào
害羞。
3、[山臊]shān sào
即山魈。
4、[羶臊]shān sào
1.指某些动物身上发出的羶腥臊臭的气味。《吕氏春秋·本味》:“肉玃者臊,草食者羶。”高诱 注:“肉玃者,玃拏肉而食之,谓鹰雕之属,故其臭臊也;草食者,食草木,谓麞鹿之属,故其臭羶也。” 2.引申指肉类食物。元 舒頔《中秋对月无酒怅然孤吟》:“貰酒赏明月,盘中乏羶臊。” 3.犹羶腥。唐 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逆胡窃号,剥乱中原,虽……决洪 河,洒 秦 雍,不足以荡犬羊之羶臊。”参见“羶腥”。
5、[臊秽]sào huì
腥臭肮脏的气味。亦比喻丑恶的行为或低贱的地位。
6、[辣臊]là sào
腥臭气。
7、[生臊]shēng sào
腥臭味。
8、[臊膻]sào shān
指腥膻之气。
9、[膏臊]gāo sào
犬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
10、[臊声]sào shēng
丑闻。
11、[扯臊]chě sào
胡扯;瞎扯(骂人的话)。
12、[臊腥]sào xīng
1.臭恶的气味。 2.借指尘世的丑恶。
13、[臊陁]sào tuó
见“臊陀”。
14、[腋臊]yè sào
腋臭,狐臭。
15、[臊皮]sào pí
戏弄;乱开玩笑。
16、[荤臊]hūn sào
指有辛味的菜与肉类。
17、[臊根]sào gēn
指男性生殖器。
18、[羞臊]xiū sào
1.害臊;害羞:~得满脸通红。 2.使羞臊:不要~人家。
19、[膻臊]shān sào
1.指某些动物身上发出的羶腥臊臭的气味。 2.引申指肉类食物。 3.犹羶腥。
20、[怕臊]pà sào
害羞。
21、[讨臊]tǎo sào
谓自找羞辱、难堪。
22、[臊陀]sào tuó
亦作“臊陁”。梵语鹦鹉的音译。
23、[花臊]huā sào
亦作“花噪”。犹美丽;漂亮。
24、[老臊胡]lǎo sào hú
《五灯会元·龙潭信禅师法嗣·德山宣鉴禅师》:“这里无祖无佛,达磨 是老臊胡,释迦老子 是乾屎橛,文殊、普贤 是担屎汉。”本指多须髯的胡人,后泛称络腮胡须。
25、[嗣不顾臊]sì bù gù sào
嗣不顾臊这个成语在中国成语词典里是不存在的,应该是某位头脑发热的网友创造的一个一个新词,嗣不顾臊网友说是形容人很害怕的意思。
26、[臊眉耷眼]sào méi dā yǎn
方言。形容羞愧的样子。
27、[遗臊撒粪]yí sào sā fèn
撒尿拉屎。喻臭名四播。
sāo
1、[腥臊]xīng sāo
(气味)又腥又臊。
2、[狐臊]hú sāo
见狐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