膇
拼音
zhuì笔顺
丿 𠃌 一 一 丿 丨 𠃍 一 𠃍 一 丶 ㇋ ㇏同音字
拼音为zhuì的字 拼音为zhui的字基础解释
脚肿。详细解释
脚肿。亦喻文辞臃滞
适有重膇疾,蒸郁非所宜。——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膇-辞源3【膇】13画 7723·7 zhuì ㄓㄨㄟˋ 馳僞切,去,寘韻,澄。微部。㊀足腫。左傳 成六年:“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沈溺重膇之疾。”注:“重膇,足腫。”宋 蘇軾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二十 御試制科策一道:“塊然如巨人之病膇,非不枵然大矣,而手足不能以自舉。”㊁沉滯。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三 哀弔:“揚雄弔 屈,思積功寡,意深文略,故辭韻沈膇。”
膇-中華大字典1、膇讀音:馳僞切,音墜,寘韻。釋文:足腫也。《左成六年傳》:民愁則墊隘。於是乎有沈溺重~之疾。
2、㾽讀音:馳僞切,音縋,支韻。吐猥切,音骽,賄韻。釋文:同膇。《集韻》:~。足腫也。
〔按~卽腳氣病。外臺祕要約謂此病初得。先從腳起。次卽脛腫。或神昏語亂。或壯熱頭痛。或體冷疼煩。或腳脛腫。或不腫。或股腿頑痺。或緩縱不隨。或百節攣急。或少腹不仁。病皆由久坐立溼冷之地。或酒醉汗出。當風取涼所致。凡腳氣病不能永差。至春夏還復發動。外醫則謂之關節炎〕。
3、㾽讀音:徒回切,音頽,灰韻。釋文:陰病也。見《集韻》。
〔按此亦指陰㿗之病而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uì
1、[沈膇]shěn zhuì
亦作“沉膇”。《左传·成公六年》:“郇瑕氏 土薄水浅……於是有沉溺重膇之疾。”杜预 注:“沉溺,湿疾;重膇,足肿。”后以“沉膇”比喻文辞滞重,不飞动。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哀吊》:“扬雄 弔 屈,思积功寡,意深文畧,故辞韵沉膇。”
2、[重膇]zhòng zhuì
脚肿病。重,通“肿”。《左传·成公六年》:“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杜预 注:“重膇,足肿。”《新唐书·柳宗元传》:“居蛮夷中久,惯习炎毒,昏眊重膇,意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