脔
拼音
luán笔顺
丶 一 丨 丨 丿 丶 丨 𠃌 丿 丶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uán的字 拼音为luan的字基础解释
切成小片的肉:~割。尝鼎一~。详细解释
(形声。从肉。羉( luán)声。本义:小块肉)
同本义
一曰切肉,脔也。——《说文》
嘬谓一举尽脔。——《礼记·曲记》注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淮南子·说林训》
又如:脔脔(切成小块的肉);脔脍(切成块的鱼肉)
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 。
如:脔肉(犹言一块肉。谓其量少)
切肉成块
脔,臞也。——《说文》
棘人脔脔兮。——《诗·桧风·素冠》
取新鲤鱼,去鳞讫则脔。——《齐民要术·作鲊》
未受牺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脔割之间。——《后汉书·边让传》
又如:脔制(分割而制伏之);脔割(分割;切碎);脔股(谓割股疗疾以示虔敬);脔身(分割身体)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脔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臠臠
脔脔-汉语大词典脔脔1.瘦瘠貌。
●《说文·肉部》“脔,臞也”
清段玉裁注:“毛诗传曰:栾栾,瘦瘠貌。盖或三家诗有作脔,从正字;毛作栾,从假借字。”
按,今本《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
●毛传:“栾栾,瘦貌。”
2.切成小块的肉。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uán
1、[禁脔]jìn luán
比喻独自占有,不允许别人分享的东西。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2、[市脔]shì luán
谓市上切割零卖之肉。《明史·张昭传》:“今畿辅、山东 仍岁灾歉,小民絶食逃窜……家室不相完,转死沟壑,未及埋瘞,已成市臠,此可为痛哭者也。”
3、[梯脔]tī luán
指堆积的肉食。
4、[卷脔]juàn luán
1.亦作“卷挛”。犹拳曲。 2.拘谨畏缩;束缚不伸。
5、[脔婿]luán xù
1.旧称科举榜下所择之婿。
6、[轘脔]huàn luán
车裂分尸。
7、[脔制]luán zhì
谓分割而制伏之。
8、[脔杀]luán shā
割肉使碎而杀之。
9、[脔卷]luán juàn
不申舒貌。
10、[脔脍]luán kuài
切成块的鱼肉。
11、[议脔]yì luán
谓商议择婿之事。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尉喜甚,约妻以女。及中第日,尉已捐舘……﹝ 黄龟年 ﹞请遂初约。夫人曰:‘往事尚忍言之哉!无禄县尉清贫,死无餘资。吾携百指,扶护而归,衣衾斥卖殆尽,方以不达乡井为虑,那可復议臠先辈事!’”参见“臠壻”。
12、[脔截]luán jié
碎割。
13、[脔壻]luán xù
旧称科举榜下所择之婿。
14、[牛脔]niú luán
切成块的牛肉。
15、[批脔]pī luán
将肉切成小块。
16、[碎脔]suì luán
把肉细割成碎块。
17、[脔肉]luán ròu
犹言一块肉。谓其量少。
18、[脔股]luán gǔ
谓割股疗疾以示虔敬。
19、[脔脔]luán luán
1.瘦瘠貌。 2.切成小块的肉。
20、[大脔]dà luán
1.大块肉。 2.喻权利。
21、[三脔]sān luán
即三臡。
22、[脔解]luán jiě
谓支解。
23、[脔炙]luán zhì
烤肉片。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万牛臠炙,万瓮行酒。”《资治通鉴·后唐明宗长兴元年》:“洪(姚洪)曰:‘老贼!汝昔为 李氏 奴,扫马粪,得臠炙,感恩无穷。’”胡三省 注:“臠……肉作片也。炙……燔肉也。”
24、[刳脔]kū luán
把肉切割成块。谓剖杀。
25、[脔割]luán gē
分割;切碎。
26、[玉脔]yù luán
颜色洁白的肉。宋 梅尧臣《和韩子华寄东华市玉版鲊》:“客从都下来,远遗东华鮓。荷香开新包,玉臠识旧把。”
27、[炙脔]zhì luán
干肉。中医常用以比喻塞在病人咽喉中的痰涎。
28、[形脔]xíng luán
即形体。指肉体。
29、[痴肉脔]chī ròu luán
犹言行尸走肉。比喻徒具形骸、糊涂度日的人。
30、[禁鼎一脔]jìn dǐng yī luán
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