胕
拼音
fū笔顺
丿 𠃌 一 一 丿 丨 一 亅 丶同音字
拼音为fǔ的字 拼音为fu的字基础解释
1.古同“肤”,皮肤。”2.古同“跗”,足。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胕-中華語文大辭典胕胕1ㄈㄨˊfú〈書〉浮腫。[例]寒熱~腫(《黃帝內經素問‧卷二十‧五常政大論》)。胕胕2ㄈㄨfū1.〈書〉足。通「跗」。2.〈書〉皮膚。通「膚」。[例]蹄申膝折,尾湛~潰(《戰國策•楚策四》)。胕胕3ㄈㄨˇfǔ「腑」的異體字。
胕-漢語大字典胕
(一)fǔ 《廣韻》符遇切,去遇奉。侯部。
(1)同“腑”。胃、胆、膀胱、三焦、大小肠等器官的总称。《廣韻·遇韻》:“胕,肺胕心膂。”《集韻·遇韻》:“腑,人之六腑也。或省。”
(2)同“腐”。朽烂;腐烂之物。《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民嗜酸而食胕。”王冰注:“言其所食不芬香。”又《風論》“癘者,有榮氣熱胕,其氣不清,故使其鼻柱壤而色敗,皮膚瘍潰”唐王冰注:“合熱而血胕壞也。”
(二)fū 《集韻》風無切,平虞非。魚部。
(1)同“膚”。皮肤。《戰國策·楚策四》:“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鮑彪注:“胕與膚同。”明朱震亨《丹溪先生心法·十二經見證》:“跗内廉胕痛。”
(2)同“跗”。足。《集韻·虞韻》:“跗,足也。或作胕。”
(三)fú 《集韻》馮無切,平虞奉。魚部。
浮肿。《集韻·虞韻》:“胕,腫也。”《山海經·西山經》:“有草馬,其名曰黄雚……白花而赤實,其狀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郭璞注:“治胕腫也。”《素問·五常政大論》:“寒熱胕腫。”王冰注:“胕腫謂腫滿,按之不起。”《農政全書·農本·諸家雜論上》:“失時之麥,胕腫多病,弱苗而翜穗。”
(四)zhǒu
同“肘”。《吕氏春秋·審時》:“先時者,暑雨未至胕動,蚼蛆而多疾。”王念孫雜志:“胕,當作肘。”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ū
1、[胕肿]fū zhǒng
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