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之徒
拼音
ěr shí zhī tú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ěr的字 拼音为shí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tú的字 拼音为er的字 拼音为sh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tu的字基础解释
指全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耳食:用耳朵吃东西,比喻轻信传言。
之: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徒:某种人(含贬义)。
词典解释
耳食之徒-中华成语大词典耳食之徒
【拼音】:ěr shí zhī tú
解释
指全凭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人。
出处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示例
但此后示黠者,伪作半印,以欺~,皆出苏人与徽人伎俩。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籍没古玩》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耳食之徒備註頻3書中國成語大辭典、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成語典號FL00000040211
出处
《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引证
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柏舟》:独怪后世耳食之徒,因朱子揣度未定之语,竟据为典故,遂实指此诗为庄姜作。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籍没古玩》:但此后黠者,伪作半印,以欺耳食之徒,皆出苏人与徽人伎俩,赝迹百出,又不可问矣。
故事
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柏舟》:独怪后世耳食之徒,因朱子揣度未定之语,竟据为典故,遂实指此诗为庄姜作。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籍没古玩》:但此后黠者,伪作半印,以欺耳食之徒,皆出苏人与徽人伎俩,赝迹百出,又不可问矣。
造句
ěr shí zhī tú
1、“但此后示黠者,伪作半印,以欺耳食之徒,皆出苏人与徽人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