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
拼音
hàn lí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àn的字 拼音为lín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基础解释
唐代为朝廷撰拟文书的官。唐玄宗设翰林学士,成为皇帝机要秘书,曾为内相。明清设翰林院,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起居,草拟制诰。其长官以大臣充任,称“掌院学士”。详细解释
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指文士。
唐 杜甫 《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鸟栖之林。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隻。” 唐 柳宗元 《奉酬杨侍郎》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 翰林学士 ”。
官名。指 唐 宋 翰林院官员。
官名。指 清 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指翰林院。
唐 韩愈 《董公行状》:“﹝ 公 ﹞拜祕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翰林-中華語文大辭典翰林ㄏㄢˋ ㄌ丨ㄣˊhànlín官職名。唐代開元(713-741)以後的歷代封建王朝所設立,或做皇帝的文學侍從,或為朝廷撰擬文書,或修國史、記錄皇帝言行等。明清翰林由進士中選拔,可進入內閣。
翰林-汉语大词典翰林1.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2.指文士。
●唐杜甫《宴胡侍御书堂》诗:“翰林名有素,墨客兴无违。”
3.鸟栖之林。
●晋潘岳《悼亡诗》之一:“如彼翰林鸟,双飞一朝只。”
●唐柳宗元《奉酬杨侍郎》诗:“翰林寂寞谁为主?鸣凤应须早上天。”
4.官名。指翰林学士。参见“翰林学士”。
5.官名。指唐宋翰林院官员。
6.官名。指清代翰林院属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
7.指翰林院。
●唐韩愈《董公行状》:“﹝公﹞拜秘书省校书郎,入翰林为学士。”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近年馆课,悉用朱阑大卷。先公入翰林时,尚是白摺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hàn lín
1、李白曾经是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