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焉
拼音
zhōng y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ōng的字 拼音为yān的字 拼音为zhong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基础解释
临终,最后,末期。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终焉-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终焉
【出典】 《南史》卷七十六《隐逸传下·刘慧斐传》:“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遇处士张孝秀,相得甚欢,遂有终焉之志。因不仕,居东林寺。又于北山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时人仍谓为离垢先生。”
【释义】 南朝梁刘慧斐游匡山,居东林寺,遂终安其身。后世用作隐居世外的典故。
【例句】 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杜甫《回棹》2578)这里用刘慧斐事自喻有隐遁之想。
终焉志
【出典】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又,《南史》卷十九《谢灵运传》:“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旧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放荡为娱,有终焉之志。”
【释义】 终焉之志即隐逸之志,不想再去做官,终老山林。
【例句】 ①欲赋终焉力不加,囊箧更俱乏。(马致远套曲[双调·新水令]《题西湖》)作者爱西湖山水之美,想要隐居西湖,却因囊中匮乏,一时难以如愿。②终焉计尚疏,南山敝庐,收拾园圃,安排隐居,效靖节先生归去。(秦竹村套曲[双调·行香子]《知足》[碧玉箫])“终焉计”是指归隐的打算和安排。③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张鸣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作者表示了隐于山林的愿望。④向那华山中,已觅下终焉计。(马致远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第三折[叨叨令])陈抟将终生隐居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