绁
拼音
xiè笔顺
𠃋 𠃋 ㇀ 一 丨 丨 一 ㇄同音字
拼音为xiè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基础解释
1.绳索:缧~(léixiè)。 2.捆;拴。详细解释
系、拴或捆绑
绁子婴于轵( zhǐ)涂(途)。—— 张衡《东京赋》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绁-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紲
绁-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絏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è
1、[缧绁]léi xiè
古时捆绑犯人的绳索。引申为监狱。《史记·太史公自序》:“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 绁(xiè)。
2、[白绁]bái xiè
白色的木棉布。《齐民要术·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引 晋 张勃《吴录·地理志》:“交趾 定安县,有木緜,树高大,实如酒杯口;有緜,如蚕之緜也。又可作布,名曰白緤,一名毛布。”
3、[纍绁]léi xiè
缧绁。《史记·孔子世家》:“﹝ 秦穆公 ﹞身举 五羖,爵之大夫,起纍紲之中。”《汉书·司马迁传》:“十年而遭 李陵 之祸,幽於纍紲。”颜师古 注:“纍,係也。紲,长绳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官出牒拘摄……纍紲多人,辗转推鞫,始有一人吐实。”参见“縲紲”。
4、[褕绁]yú xiè
1.同“褕絏”。 2.见"褕袘"。
5、[负绁]fù xiè
谓拘系。章炳麟《东夷诗》:“少壮更百忧,负紲来此畿。”按,此指作者1906年在 上海 出狱,被逐出租界,来到 日本 东京。
6、[鞴绁]bèi xiè
1.亦作"鞴绁"。 2.鞴以蹲鹰,绁以牵狗。借指纨袴子弟放浪游乐的生活。
7、[放绁]fàng xiè
放下缰绳。谓下马。
8、[控绁]kòng xiè
指驾驭坐骑。
9、[鞲绁]gōu xiè
亦作“韝緤”。韝以蹲鹰,绁以牵狗。借指纨袴子弟放浪游乐的生活。
10、[绁覊]xiè jī
约束。
11、[繻绁]rú xiè
捉拿、绑缚。
12、[绠绁]gěng xiè
绳索。
13、[拘绁]jū xiè
亦作“拘紲”。拘禁,囚禁。《隶释·汉巴郡太守张纳碑》:“刑无斧鉞之周,犴无拘紲之人。”唐 顾况《露青竹杖歌》:“市头格是无人别,江海贱臣不拘絏。”
14、[绁绊]xiè bàn
羁绊。
15、[系绁]xì xiè
同“系絏”。捆绑。
16、[累绁]léi xiè
1.捆绑罪人的绳索。引申为牢狱。累,通“縲”。《淮南子·氾论训》:“然而 管仲 免於累紲之中,立 齐国 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 曰:‘长 可妻也,虽在累紲之中,非其罪也。’”裴駰 集解引 孔安国 曰:“累,黑索也;紲,挛也,所以拘罪人。”《汉书·司马迁传》:“僕虽怯耎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紲之辱哉!” 2.纍紲:缧绁。《史记·孔子世家》:“﹝ 秦穆公 ﹞身举 五羖,爵之大夫,起纍紲之中。”《汉书·司马迁传》:“十年而遭 李陵 之祸,幽於纍紲。”颜师古 注:“纍,係也。紲,长绳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官出牒拘摄……纍紲多人,辗转推鞫,始有一人吐实。”参见“縲紲”。
17、[衔绁]xián xiè
马的嚼口和缰绳。谓制驭,驾驭。
18、[羁绁]jī xiè
1.亦作“羈絏”。1.马络头和马缰绳。亦泛指驭马或缚系禽兽的绳索。《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羈絏从君巡於天下。”杜预 注:“羈,马羈;絏,马繮。”陆德明 释文:“羈,马络头也;絏,繫。”唐 元稹《谕宝》诗:“大鹏无长空,举翮受羈絏。”宋 苏洵《衡论·御将》:“蹄者可驭以羈紲,触者可拘以楅衡。”清 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国民为其束缚驰骤,实无异於牛马之受羈紲。” 2.拘禁;系缚。宋 欧阳修《答圣俞白鹦鹉杂言》诗:“渴虽有饮飢有啄,羈紲终知非尔乐。”明 张煌言《三过三关》诗:“天阔水沉浮,鸿鵠难羈紲。” 3.控制。《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羈絏藩臣,干凌宰辅,隳裂王度,汨乱朝经。”宋 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人畏之甚於寇盗,官司亦为其羈紲,俯仰取容而已。” 4.束缚。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自 稽生 夭、阮公 亡以来,便为时所羈紲。”宋 王安石《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君方感 庄周,浩荡摆羈絏。”明 徐复祚《投梭记·哭友》:“恨微官不觉就羈紲,平生事业,深自媿幺么琐屑。”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朝宗 古文标新领异,指画目前,絶不受古人羈絏。” 5.滞留。明 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离家为求道耳;苟羈絏於此,何异狗苟蝇营者耶?”
19、[绁羁]xiè jī
约束。
20、[鞲鹰绁犬]gōu yīng xiè quǎn
臂套上蹲着鹰,手里牵着狗。借指纨袴子弟放浪游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