縑
拼音
jiān笔顺
𠃋 𠃋 丶 丶 丶 丶 丶 丿 一 𠃍 一 一 丨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jiān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基础解释
见“缣”。详细解释
(本义:双丝织成的细绢)
同本义。古时多用作赏赠酬谢之物,亦用作货币或纸张
缣,并丝缯也。——《说文》
缊为翁须作缣单衣。——《汉书·外戚传上》。注:“缣,即今之绢也。”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古诗《上山采蘼芜》
又如:缣囊(密不漏水的绢袋);缣素(供作书画用的白色细绢;指书册);缣綵(泛指珍贵的丝织物)
用缣做的衣服
披单缣来。——清· 袁枚《祭妹文》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縑-中華語文大辭典縑缣ㄐ丨ㄢjiān〈書〉輕薄細緻的雙股織絹。[例]~帛|~囊。
縑-漢語大字典縑
〔缣〕
《説文》:“縑,并絲繒也。从糸,兼聲。”
jiān 《廣韻》古甜切,平添見。談部。
(1)双丝织成的细绢。古时多用作赏赠酬谢之物,亦用作货币或纸张。《説文·糸部》:“縑,并絲繒也。”《釋名·釋采帛》:“縑,兼也,其絲細緻數兼於絹,染兼五色,細緻不漏水也。”《淮南子·齊俗》:“縑之性黄,染之以丹則赤。”《史記·滑稽列傳》:“數賜縑帛,檐揭而去。”《後漢書·杜根傳》:“太后大怒,收執根等,令盛以縑囊,於殿上ࢷϦκ之。”
(2)量词。唐制布帛四丈为一匹,也称为缣。《新唐書·兵志》:“方其時,天下以一縑易一馬。”宋岳珂《桯史》卷七:“賜銀絹萬匹兩,錢千萬,綵千縑。”清袁枚《戲答慶都統書》:“豈不聞古人有獻一字而索千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