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xiù

笔顺

𠃋 𠃋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tòu的字 拼音为tou的字

基础解释

见“绣”。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綉-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綉糸713異「繡」的異體字。

綉-中華大字典

1、綉讀音:他候切,音透,宥韻。釋文:吳俗謂綿一片爲~。見《集韻》。〔俗用作繡字。非〕。
2、繡讀音:息救切,音秀,宥韻。釋文:
❶五采備也。見《說文》。《段注》: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謂之~。按今人以鍼縷所紩者謂之~。與畫爲二事。如考工記則~亦系之畫繪。同爲設色之工也。
❷修也。文修修然也。見《釋名釋采帛》。
❸聘享六幣之一。《周禮小行人》:琥似~。
❹水名。出山東章邱縣長白山。《讀史方輿紀要》:濟河、在章邱縣東一里。卽~江也。合百脈泉、東西二麻灣泉、西北滙爲白雲湖。北流入小淸河。
❺州名。唐置。漢鬱林郡地。屬嶺南道。當今廣西桂平縣南。
❻姓也。漢~君實。見《姓氏急就篇》。
3、繡讀音:先彫切,音蕭,蕭韻。〔應作繡〕。釋文:
❶綺屬。見《集韻》。
❷黼也。《詩揚之水》:素衣朱~。
❸通綃。《禮記郊特牲》:~黼丹朱中衣。
 〔注〕:~、讀爲綃。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ù

1、[刺綉]cì xiù

1.一种美术工艺。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巧女之刺綉,虽精妙绚烂,纔可人目,初无补於实用,后世之文似之。”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张慧仙寄外诗记》:“问女年几何,曰:十二岁矣。问近习何事,曰:刺綉耳。”冰心《寄小读者》十三:“这里的女孩子,只知低头刺绣,静极的时候,连针穿过布帛的声音都可以听见。”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她做的刺绣手工和画的桃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指刺绣工艺的产品。如苏绣、湘绣等。参见“刺绣”。 3.在身体上刺花纹,即文身。闻一多《端节的历史教育》:“你们课本中有过 海南岛 黎 人的插图吗?他们正是那样,浑身刺绣着花纹。”

2、[锦綉]jǐn xiù

见“锦绣”。

3、[苏綉]sū xiù

江苏 苏州 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柯岩《东方的明珠》二:“﹝ 李娥英 ﹞成了一个要不断研究和发展苏绣这一传统工艺的有成就的艺人。”

4、[衮綉]gǔn xiù

见“衮衣绣裳”。

5、[拖綉毬]tuō xiù qiú

见“拖绣毬”。

6、[點綉女]diǎn xiù nǚ

谓挑选宫女。《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浙江 纷纷的讹传,道:‘朝廷要到 浙江 各处点綉女。’”

7、[锦心綉口]jǐn xīn xiù kǒu

见“锦心绣口”。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綉的反义词 綉的近义词 綉的同音词 宿

大家都在搜

  • 綉能组什么词
  • 綉能组什么词语
  • 綉可以组什么词
  • 綉可以组什么词语
  • 綉字可以组什么词
  • 綉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綉字能组什么词
  • 綉字能组什么词语
  • 綉字开头的成语
  • 綉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