紥
拼音
zhā笔顺
一 亅 ㇀ 乚 𠃋 𠃋 丶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zā的字 拼音为za的字基础解释
同“扎”。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紥-漢語大字典紥
紥同“紮”。《中華大字典·糸部》:“紥,紮俗字。”
1、紥釋文:紮俗字。
2、扎讀音:側八切,音札,乙黠切,音軋,黠韻。釋文:
❶拔也。見《集韻》。〔正字通云。~卽揠省文。改音札。分爲二。非〕。
❷俗札字。見《玉篇》。
3、紮讀音:側八切,音札,黠韻。釋文:
❶纏束也。見《類篇》。〔俗猶謂束物曰~物。一束曰一~〕。
❷俗謂屯駐軍隊曰~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ā
1、[驻紥]zhù zhā
同“驻扎”。《花月痕》第四六回:“﹝ 剑秋 ﹞带得 宣府 精兵二千,驻紥 荆州。”清 李渔《巧团圆·全节》:“目下暂解征鞍,驻紥 仙桃镇 养马。”
2、[屯紥]tún zhā
见“屯扎”。
3、[诈紥]zhà zhā
犹诈索。
4、[缚紥]fù zhā
亦作“缚扎”。捆扎。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他把上衣脱下来,当作腰带缚扎在腰上。”克非《春潮急》八:“将一床旧晒席拉开张在墙洞上,拿一剖两半的大慈竹夹好,挨排一一缚扎起来。”
5、[住紥]zhù zhā
亦作“住札”。军队或官吏住在某地执行任务。元 郑德辉《三战吕布》第一折:“今闻知 吕布 领兵前来,住紥於 虎牢关 下。”《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云长 曰:‘我在 海州 路上住紥,探得消息,故来至此。’”明 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其餘各官,皆奉差有事,及本地方住札者,适会臣父葬期,遂弔祭於邱壠。”
6、[诱紥]yòu zhā
引诱坏。
7、[纸紥]zhǐ zhā
即纸札。用纸和竹篾扎成的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