紞
拼音
dǎn笔顺
𠃋 𠃋 丶 丶 丶 丶 丶 ㇇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dǎn的字 拼音为dan的字基础解释
1.古时冠冕上用来系瑱的带子:“王后亲织玄~。” 2.缝在被端用以区别上下的丝带:“缁衾,赬里,无~。” 3.敲;击。 4.击鼓声:“~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详细解释
紞,冕冠县塞耳者。从糸,冘声。——《说文》。
王后亲织玄紞。——《国语·鲁语》
又如:紞纩
缝在被端的丝带
象声词。击鼓声 。
如:紞如(形容击鼓的声音);紞紞然(形容似击鼓之声);紞紞(击鼓声)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紞紞-中華語文大辭典紞紞(纟+冘)(纟+冘)ㄉㄢˇ ㄉㄢˇdǎndǎn〈書〉擬聲詞。模擬擊鼓的聲音。[例]南樓~下疏更,一點紗籠滿院明(宋‧陸游〈燕堂春夜詩〉)。
紞紞-汉语大词典紞紞击鼓声。
●宋欧阳修《御街行》词:“乳鸡酒燕,落星沉月,紞紞城头鼓。”
●元黄溍《重登云黄山》诗:“莫投僧所寰,钟镗鼓紞紞。”
●清陈维崧《水龙吟·春夜听邻闺击鼓》词:“玉罗窗亚红墙,飘来腰鼓黄昏闹,腾腾紞紞,慢如琢玉,骤如悬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ǎn
1、[玄紞]xuán dǎn
1.古代礼冠上系塞耳玉的丝带。 2.古代有皇后亲织玄紞之事,后因以玄紞指女红。
2、[紞如]dǎn rú
形容击鼓的声音。
3、[紞然]dǎn rán
象声词。形容似击鼓之声。
4、[紞紞]dǎn dǎn
击鼓声。
5、[旒紞]liú dǎn
冕冠上悬垂的玉串。
6、[纮紞]hóng dǎn
古代垂于冠冕两旁悬瑱的带子。
7、[紞纩]dǎn kuàng
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丝绳及塞耳用的丝绵絮。
8、[瑱紞]tiàn dǎn
古代冠冕上悬系塞耳玉的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