糂
拼音
shēn笔顺
丶 丿 一 丨 丿 丶 一 丨 丨 一 一 一 丿 丶 ㇄同音字
拼音为sǎn的字 拼音为san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糁2”。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糂-漢語大字典糂
同“糝”。《説文·米部》:“糂,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从米,甚聲。糝,古文糂从參。”《墨子·非儒下》:“孔某窮於蔡、陳之間,藜羹不糂。”《荀子·宥坐》:“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楊倞注:“糂與糝同。”
1、糂讀音:桑感切,音䊉,感韻。釋文:㠯米和羹也。一曰粒也。見《說文》。《段注》:古之羮必和以米。墨子。藜羹不~十日。今江南人俗語曰米糝飯。糝、謂熟者也。
2、䊏讀音:蘇感切,音傘,感韻。釋文:羮~。見《字彙》。
〔按正字通以爲俗糝字〕。
3、崶讀音:蘇感切,音糂,感韻。釋文:羮糝也。見《字彙補》。
4、糝讀音:桑感切,音傪,感韻。釋文:
❶糂古文。《說文》:~。古文糂从參。《段注》:周禮醢人、內則、如此作。周頌、濳有多魚。傳曰。濳、~也。古本如此。爾雅、~謂之涔。涔、卽詩之濳也。
❷黏也。相黏餇也。見《釋名釋飮食》。《疏證》:今人所謂飯~。亦或曰飯黏子。餇、疑當作䵒。
❸~食。菜餗蒸。見〔周禮醢人~食司農注〕。
❹沙入飯曰~。見《御覽》引《通俗文》。
5、糝讀音:蘇含切,音毿,覃韻。釋文:
❶雜也。見《儀禮大射儀參七十注》。
❷~䊤。糜和也。見《集韻》。
6、糣讀音:桑感切,音傪,感韻。釋文:
❶糂籒文。見《說文》。
❷~糂。滓也。見《廣韻》。
7、趇讀音:口敢切,音槖,感韻。釋文:飢也。見《玉篇》。
8、佚讀音:桑感切,音傪,感韻。釋文:
❶羹~也。見《玉篇》。
❷糂或字。《集韻》:糂。說文、以米和羹也。或作~。
❸同糣。見《五音集韻》。
9、佚讀音:楚錦切,音墋,寢韻。釋文:食有沙也。見《集韻》。
10、佚讀音:七紺切,音謲,勘韻。釋文:參或字。《集韻》:參。鼓曲也。後漢禰衡爲漁陽參撾。或从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ēn
1、[不糂]bù shēn
同“不糝”。《墨子·非儒下》:“孔丘 穷於 陈 蔡 之间,藜羹不糂。”《荀子·宥坐》:“孔子 南适 楚,戹於 陈 蔡 之间,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糂,弟子皆有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