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皮带骨
拼音
zhān pí dài gǔ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zhān的字 拼音为pí的字 拼音为dài的字 拼音为gǔ的字 拼音为zhan的字 拼音为pi的字 拼音为dai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详细解释
- 【解释】: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按字解释
皮:人和动植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带:捎,顺便做,连着一起做。
骨:骨头,人和脊椎动物支持身体的坚硬组织。
词典解释
粘皮带骨-汉语大词典粘皮带骨见“粘皮着骨”。
粘皮带骨-中华成语大词典粘皮带骨
【拼音】:zhān pí dài gǔ
解释
形容言行不干脆,不爽快。
出处
宋·黄庭坚《钟离跋尾》:“比来更知所作韵俗,下笔不浏漓,如禅家粘皮带骨语,因此不复作。”
示例
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
近义词
粘皮著骨
反义词
干脆利落
语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办事刻板
英文
insistent and unrelenting conduct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一:“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引证
明-冯梦龙-卷十一-《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明-田汝成-卷二一-《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咏物之作,拘于题则粘皮带骨,远于题则捉影捕风。
清-赵翼--《瓯北诗话·古今诗互有优劣》:且诗虽刻划,终觉粘皮带骨,无浑脱之致。
南宋-朱熹等-卷八一-《朱子语类》:不是圣人之徒,便是盗贼之徒,此语大概如此,不必恁粘皮带骨看。
故事
明-冯梦龙-卷十一-《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我是一刀两断的性子,不学那粘皮带骨。
明-田汝成-卷二一-《西湖游览志余·委巷丛谈》:咏物之作,拘于题则粘皮带骨,远于题则捉影捕风。
清-赵翼--《瓯北诗话·古今诗互有优劣》:且诗虽刻划,终觉粘皮带骨,无浑脱之致。
南宋-朱熹等-卷八一-《朱子语类》:不是圣人之徒,便是盗贼之徒,此语大概如此,不必恁粘皮带骨看。
造句
接龙
骨鲠在喉 喉焦唇干 干劲冲天 天下太平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脚踏实地 地尽其利 利令智昏 昏镜重明 明人不做暗事 事必躬亲 亲如骨肉 肉麻当有趣 趣舍有时 时不再来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来者不善 善门难开 开合自如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组词
近义词
zhān pí dài gǔ
1、[粘皮著骨]zhān nián
粘:粘贴,胶合。形容言行办事不干脆爽利,执着刻板
反义词
zhān pí dài gǔ
1、[一刀两段]yī dāo liǎng duàn
中国汉语词语,作谓语、定语、宾语,意为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