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田
拼音
jí tiá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í的字 拼音为tián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tian的字基础解释
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详细解释
藉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相传天子籍田千亩,诸侯百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称为“籍礼”,以示对农业的重视。亦指天子示范性的耕作。
《诗·周颂·载芟序》:“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 郑玄 笺:“籍田,甸师氏所掌,王载耒耜所耕之田。天子千亩,诸侯百亩。籍之言借也,借民力治之,故谓之籍田。”《史记·孝文本纪》:“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裴駰 集解:“ 应劭 曰:‘古者天子耕籍田千亩,为天下先。籍者,帝王典籍之常。’ 韦昭 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也。’” 宋 叶适 《祭王君玉太博文》:“籍田以来,倩咐尤谨;我已昧昧,子何恳恳!” 明 高启 《劝农文》:“﹝皇上﹞每岁亲耕籍田,復召父老。”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籍田 -中国文化史辞典古代天子、諸侯征用民力耕種的農田。亦作“藉田”。相傳天子籍田千畝,諸侯百畝。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諸侯執農具(耒耜),在籍田裏三推或一撥,稱作“籍禮”。平時則使用奴隸或征用農民進行耕種。《漢書·文帝紀》:“詔:其開藉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這是一種象征性的作法,用以表示對農業的重視。
籍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籍田ㄐㄧˊ ㄊㄧㄢˊjí tián古時天子親耕之田。《詩經.周頌.載芟.序》:「載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顧成廟遠無宿宮,又有荻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所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