箈
拼音
tái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丶 丶 ㇀ 𠃋 丶 丨 𠃍 一同音字
拼音为tái的字 拼音为tai的字基础解释
1.嫩笋。2.古同“苔”,青苔。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箈-康熙字典箈
【未集上】【竹字部】 箈
★【集韻】澄之切,音持。【類篇】箭萌。一曰水中魚衣。【周禮·天官】加豆之實,箈葅、雁醢、筍葅、魚醢。【鄭司農註】箈,水中魚衣。【後鄭註】箈,箭萌。箭萌者,一名篠者也。
★又【集韻】【正韻】𠀤堂來切,音臺。義同。
★又【集韻】坦亥切【正韻】蕩亥切,𠀤音㘆。義同。 【集韻】本作䈚。
箈tai
ㄊㄞˊ
〔《集韵》堂来切,平咍,定。〕
嫩笋。
●《周礼·天官·醢人》:“箈菹,雁醢,笋菹,鱼醢。”
郑玄注:“箈,箭萌。”一说,箈,水中鱼衣。见郑玄注引郑司农说。
●孙诒让正义:“《说文·艸部》:‘苔,水青衣也。’……然则经先郑本固当作‘苔’,后郑本则自作‘箈’,故释为箭萌。”
●清焦循《忆书》卷五:“立秋三日乃闻雷,电光徐徐催雨来。犀角满地篁生箈。一日一尺长,十日长一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