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zé的字 拼音为ze的字

基础解释

姓。

详细解释

〈名〉

  1. 屋上的箔席。用竹或苇编成,铺在瓦下椽上

    笮,迫也。在瓦之下,棼上。——《说文》

  2. 另见 zuó

〈名〉

  1. 竹索。拉船的ň

    筰,筊也。从竹,作声。竹索也。——《说文》

    负笮引文舟,饥渴常不饱。——南朝宋· 谢灵运《折杨柳行》

    又如:笮桥(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

  2. 竹竿

    人未学曰矇,矇者,竹木之类也…不入师门,无经传之教,以郁朴之实,不晓礼义,立之朝廷,植笮树表之类也,其何益哉?——汉· 王充《论衡》

  3. 另见 z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笮-中華語文大辭典

笮1ㄗㄜˊzé1.〈書〉用竹編製而成的箭袋。[例]甲冑干~(《儀禮‧既夕禮》)。2.〈書〉屋頂上承瓦的竹席、竹版。3.〈書〉壓迫;逼迫。[例]燕外迫蠻陌,內~齊晉(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一‧六國》)。4.姓。笮2ㄓㄚˋzhà1.〈書〉壓酒的器具。2.〈書〉壓;榨。[例]吏士渴乏,~馬糞汁而飲之(《後漢書‧卷十九‧耿弇列傳》)。笮3ㄗㄨㄛˋzuòㄗㄨㄛˊzuó竹索;用竹篾擰製而成的繩索。[例]~橋。

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笮Zé
名姓。另见1755页zu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排笮]pái zé

排挤。

2、[邛笮]qióng zé

亦作“邛筰”。汉 时 西南夷 邛都、笮都 两名的并称。约在今 四川 西昌、汉源 一带。后泛指西南边远地区或少数民族。唐 杨炯《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全 蜀 兮奥区,枕 邛 笮 兮倚 巴 渝。”清 陈维崧《赠李研斋太史》诗:“故里新年栈道开,官军已缚 邛 笮 长。”清 陆寅《宣德箭歌》:“已见蒲稍入 大宛,更闻蒟酱开 邛 筰。”

3、[复笮]fù zé

双重屋笮。笮,以竹或苇编成的,铺在椽上瓦下的箔席。

4、[锧笮]zhì zé

斧和凿。古代腰斩和黥刑的刑具。笮,通“凿”。

5、[镇笮]zhèn zé

压住。

6、[笮鼠]zé shǔ

古代一种杂技名称。

7、[竹笮]zhú zé

引舟的竹索。笮,通“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五年》:“贺瓌 攻 德胜 南城,百道俱进,以竹笮联艨艟十餘艘,蒙以牛革。”胡三省 注:“﹝笮﹞竹索也。”清 赵翼《述庵司寇新刻大集见赠》诗:“石碉木栅番落屋,铁索竹笮蛮江桥。”

8、[苇笮]wěi zé

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

9、[填笮]tián zé

颠仆困顿。填,通“颠”。

10、[逼笮]bī zé

逼迫。

11、[踧笮]cù zé

压榨,挤压。踧,通“蹙”。

12、[屈笮]qū zé

犹困厄。

13、[笮足]zé zú

指 笮 马。

14、[局笮]jú zé

亦作“局窄”。狭窄;困窘。

15、[钻笮]zuàn zé

1.穿洞凿刻。 2.指黥刑。

16、[连笮]lián zé

一种两岸连结竹索,上铺竹木而成的桥。

17、[訾笮]zī zé

谓勒索敲诈钱财。訾,通“貲”。宋 沉括《开封府推官金部员外郎刘君墓志铭》:“有迫人之危,以取货于 大江 风涛之间,及挟姦以相訾笮欺罔於市井閭里者,公悉能钩察其情。”

18、[锦笮]jǐn zé

丝质的缆绳。泛指华美的缆绳。

19、[笮马]zé mǎ

古代 笮 地所产的名马。

zuó

1、[笮桥]zuó qiáo

1.用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县,即 汶山郡 治,刘备 所置也。渡江有笮桥。”杜甫《桔柏渡》诗“连笮动嫋娜”清 仇兆鳌 注:“《梁益记》:‘笮桥,连竹索为之,亦名绳桥。’”清 魏源《圣武记》卷七:“万山丛矗,中遶汹溪,皮船笮桥,曲折一綫。” 2.桥名。又名 夷里桥。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南。因桥用竹索编成,故名。相传 晋 永和 四年 桓温 伐 蜀,战败 蜀 主 李势 于此。晋 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西南两江有七桥﹞城南曰 江桥;南渡流曰 万里桥;西上曰 夷里桥,亦曰 笮桥。桥又从冲治,桥西北折曰 长昇桥;郫江 上西有 永平桥。”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笮的反义词 笮的近义词 笮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笮能组什么词
  • 笮能组什么词语
  • 笮可以组什么词
  • 笮可以组什么词语
  • 笮字可以组什么词
  • 笮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笮字能组什么词
  • 笮字能组什么词语
  • 笮字开头的成语
  • 笮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