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夜叉
拼音
xiào miàn yè chā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ào的字 拼音为miàn的字 拼音为yè的字 拼音为chā的字 拼音为xiao的字 拼音为mian的字 拼音为ye的字 拼音为cha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 【出自】: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按字解释
笑面:指带笑容的假面具。
夜叉:梵文Yaksa的音译,佛经说它是一种吃人的恶鬼,常用以比喻相貌丑陋、凶恶的人。
词典解释
笑面夜叉-辞源3【笑面夜叉】指面常帶笑容而心地狠毒的人。宋 陳次升 讜論集三 彈蔡京第三狀:“洗垢索瑕,中傷士類,……毒流天下,實不忍聞,其事主行雖在 章惇,(蔡)卞實啓之,時人目之爲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劉克莊 後村集二一 雜記詩之七:“貶削村夫子,褒崇笑夜叉。”
笑面夜叉-中华成语大词典笑面夜叉
【拼音】:xiào miàn yè chā
解释
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出处
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示例
他这个~不好对付。
近义词
笑面虎
反义词
语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内心狠毒的人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蔡卞等人广植党羽、朋比为奸,朝野上下都是他们的党羽。陈次升对此非常愤慨,多次给宋哲宗上书弹劾他,他在《弹蔡京第三状》中写道:“蔡京过分挑剔别人的缺点,恶意中伤大臣。蔡卞是笑面夜叉,他们的劣迹目不忍闻。”
出处
宋·陈次升《弹蔡京第三状》:“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引证
元 宋-陶宗仪 陆游--《说郛》 《老学庵续笔记》:蔡元庆对客喜笑,溢于颜面,虽见所甚憎者,亦亲厚无间,人莫能测,谓之笑面夜叉。
明-周楫-卷五-《西湖二集》:但心性一味阴险奸诈,一片嘴,两片舌,搬弄是非,腹中有剑,笑里藏刀,真叫做长舌妇人,笑面夜叉。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一二·记事·笑面夜叉》:建中靖国元年,侍御史陈次升言章,以蔡元度为笑面夜叉。其略云:“卞与章子厚在前朝,更迭唱和,相倚为重·……中伤士人,或轻或重,皆出其意。主行虽在于章,卞实启之。时人目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故事
元 宋-陶宗仪 陆游--《说郛》 《老学庵续笔记》:蔡元庆对客喜笑,溢于颜面,虽见所甚憎者,亦亲厚无间,人莫能测,谓之笑面夜叉。
明-周楫-卷五-《西湖二集》:但心性一味阴险奸诈,一片嘴,两片舌,搬弄是非,腹中有剑,笑里藏刀,真叫做长舌妇人,笑面夜叉。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一二·记事·笑面夜叉》:建中靖国元年,侍御史陈次升言章,以蔡元度为笑面夜叉。其略云:“卞与章子厚在前朝,更迭唱和,相倚为重·……中伤士人,或轻或重,皆出其意。主行虽在于章,卞实启之。时人目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