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尽性
拼音
qióng lǐ jìn xì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ióng的字 拼音为lǐ的字 拼音为jìn的字 拼音为xìng的字 拼音为qiong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基础解释
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详细解释
- 【解释】: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 【出自】:《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
- 【示例】:然务为~之学,真知文知精意。
◎清·方宗诚《桐城文录序》
按字解释
穷:尽。
理:道理,事物的规律。
尽:指彻底探究。
性:本性。
词典解释
穷理尽性-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窮理盡性
穷理尽性-汉语大词典穷理尽性穷究天地万物之理与性。
●《易·说卦》:“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夫穷理尽性,然后能作《易》,何忧患之有?”
●清龚自珍《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出处
《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引证
清-文康-第三四回-《儿女英雄传》:虽同是一样的道学,一边是实实在在有些穷理尽性的功夫,不肯丢开正经;一边是丢开正经。
三国魏-嵇康--《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性命以巧拙为长短,则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
唐-皮日休--《十原系述》:呜呼!谁能穷理尽性,通出洞微,为吾补三坟之逸篇,修五典之堕策,重为圣人之一经者哉!
明-梁潜--《溧阳县学乡贡题名记》:夫古之教,自格物致知以至于穷理尽性,先后本末之详,未易能也。
清-随缘下士-五二回-《林兰香》:古之儒者,穷理尽性,止于至善。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夫穷理尽性,然后能作《易》,何忧患之有?
清-龚自珍--《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四五·朱湾》:诗体幽远,兴用洪深,因词写意,穷理尽性,于咏物尤工。
故事
清-文康-第三四回-《儿女英雄传》:虽同是一样的道学,一边是实实在在有些穷理尽性的功夫,不肯丢开正经;一边是丢开正经。
三国魏-嵇康--《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性命以巧拙为长短,则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
唐-皮日休--《十原系述》:呜呼!谁能穷理尽性,通出洞微,为吾补三坟之逸篇,修五典之堕策,重为圣人之一经者哉!
明-梁潜--《溧阳县学乡贡题名记》:夫古之教,自格物致知以至于穷理尽性,先后本末之详,未易能也。
清-随缘下士-五二回-《林兰香》:古之儒者,穷理尽性,止于至善。
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二》:夫穷理尽性,然后能作《易》,何忧患之有?
清-龚自珍--《抱小》:若夫天命之奥,大道之任,穷理尽性之谋,高明广大之用,不曰不可得闻,则曰俟异日。
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穷理尽性,以究万物之宜者也。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四五·朱湾》:诗体幽远,兴用洪深,因词写意,穷理尽性,于咏物尤工。
造句
qióng lǐ jìn xìng
1、爱因斯坦探究宇宙的奥秘,穷理尽性,终于发现了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