穄
拼音
jì笔顺
丿 一 丨 丿 丶 丿 ㇇ 丶 丶 ㇇ ㇏ 一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jì的字 拼音为ji的字基础解释
穄子,即糜子。参见“糜(méi)”详细解释
穄子,不粘的黍类,又名“糜( méi)子” 。
如:穄米(去壳后的穄子)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穄-中華語文大辭典穄穄ㄐ丨ˋjì植物名。一年生草本。和黍子同類的穀物。籽實叫穄子,沒有黏性,磨粉食用。是耐寒、耐鹹的穀類作物。也作「穄子」、「糜」、「糜子」。
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穄禾1116ㄐㄧˋjì名一種形似黍,但性不黏的糧食作物。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一五.十誦律》穄米引《說文解字》:「穄,糜也。似黍而不黏者。」《宋史.卷一七四.食貨志上》:「穀之品七:一曰粟,二曰稻,三曰麥,四曰黍,五曰穄,六曰菽,七曰雜子。」南朝宋.鮑照〈園葵賦〉:「拂此葦席,炊彼穄粱。」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ì
1、[秔穄]jīng jì
泛指庄稼。穄,禾属,似黍而不黏,也叫糜子。
2、[穄米]jì mǐ
去壳后的穄子。
3、[穄子]jì zǐ
一年生草本植物,形状跟黍子相似,但子实不黏。 这种植物的子实。‖也叫糜子(mé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