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
拼音
què qiè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què的字 拼音为qiè的字 拼音为que的字 拼音为qie的字基础解释
1.准确;恰当:~不移。用字~。 2.确实:消息~。~的保证。详细解释
准确;恰当。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书名》:“著书必先命名,所命之名,与所著之书,明简确切,然后可传。”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一:“其实更确切一点说:他不过是傀儡师手里的一个木头人而已。”
确实。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六:“以史证之,殊为确切。” 鲁迅 《且介亭杂文·答国际文学社问》:“现在 苏联 的存在和成功,使我确切的相信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
执著。
宋 司马光 《<吕献可章奏集>序》:“ 献可 为臺諫官前后凡若干年,遇黜者三,皆以弹奏执政,确切不已。”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确切-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確切
确切-汉语大词典确切1.准确;恰当。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箴全御过,故文资确切。”
●清钮琇《觚剩续编·书名》:“著书必先命名,所命之名,与所著之书,明简确切,然后可传。”
●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一:“其实更确切一点说:他不过是傀儡师手里的一个木头人而已。”
2.确实。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六:“以史证之,殊为确切。”
●鲁迅《且介亭杂文·答国际文学社问》:“现在苏联的存在和成功,使我确切的相信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
3.执着。
●宋司马光《<吕献可章奏集>序》:“献可为台谏官前后凡若干年,遇黜者三,皆以弹奏执政,确切不已。”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què qiè
1、由于这件文物多有破损,学者已无法考证它的确切年代。
2、人永远不能确切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应该问他,他以为自己是什么人。
3、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
4、我们能够确切的了解宇宙吗?我的天呐,能在唐人街不迷路就够不易的了。
5、老师说我的作文用词造句生动确切。
6、如果上帝确切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发明一个来。
7、他搜索枯肠,想找出一个确切的字眼来表达他的兴奋之情。
8、一知半解是危险的。这句俗语确切地描述了这种情形。
9、确切地说,小红根本没有生病。
10、这条消息不确切,不可轻信。
11、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12、确切地说,他当班长还不够条件。
13、似乎不可能确切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我想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
14、必要是最确切的理想。
15、其实我还没想好任何确切的地点,只是去我该去的地方。
16、伐昔洛韦联合外用肽丁胺软膏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疗效较为确切。
17、结论电针大椎穴配合病因治疗感冒高热疗效确切。
18、痢疾病是怎样传进那小镇的,确切的原因还不清楚。
19、胆道缺陷瘤的确切诊新需靠病理切片。
20、这些中国教科书的问题不只是不确切,而是不平衡。
21、他们还没有对确切数据进行总计。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què qiè
1、[的确]dí què
完全确实;实在:他~是这样说的。这的的确确是宋刻本。
2、[实在]shí zài
2、[实在]shí zai
扎实;地道;不马虎。
1.诚实,不虚假。2.的确。3.其实。
3、[确凿]què záo
非常确实:~不移。~的事实。证据~。
4、[凿凿]záo záo
确切;确实:言之~。~有据。
5、[准确]zhǔn què
行动的结果完全符合实际或预期:~性。计算~。~地击中目标。
6、[确实]què shí
1.真实可靠:~性。~的消息。这件事他亲眼看到,说得确确实实。 2.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他最近~有些进步。这件事~不是他干的。
7、[精确]jīng què
非常准确;非常正确:~的计算。~地分析。论点~,语言明快。
8、[切当]qiè dàng
恰当:用词~。
9、[确确]què què
坚硬貌。
10、[真实]zhēn shí
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情况。~的感情。
11、[切实]qiè shí
切合实际;实实在在:~可行。~改正。切切实实地做好工作。
12、[正确]zhèng què
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答案~。~的意见。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的。
反义词
què qiè
1、[含糊]hán hu
1.不明确;不清晰:~其辞。他的话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2.不认真;马虎:这事一点儿也不能~。 3.“不含糊”常用作赞美的话,是“有能耐”或“行”的意思。如:他那手乒乓球可真不含糊。这活儿做得真不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