瞍
拼音
sǒu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丨 一 𠃍 一 一 丨 ㇇ ㇏同音字
拼音为sǒu的字 拼音为sou的字基础解释
1.眼睛没有瞳人,看不见东西。 2.瞎子。详细解释
眼睛瞎没有眼珠
矇瞍不可使视,嚣喑不可使言。——《国语·晋语四》
矇瞍奏公。——《诗·大雅·灵台》
对长者的称呼
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书·大禹谟》。蔡沈传:“瞍,长者之称。”
缩
瞍,缩坏也。——《释名》。毕沅疏证:“缩与瞍一声之转,故得为训。”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瞍-中華語文大辭典瞍瞍ㄙㄡˇsǒu〈書〉眼無瞳孔;盲人。[例]瞽獻曲,史獻書,師箴,~賦,矇誦(《國語‧周語上》)。
瞍-漢語大字典瞍
《説文》:“ै߯܌無目也。从目,叜聲。”《集韻》:“或作瞍。”
sǒu 《廣韻》蘇雕切,平蕭心。又《集韻》蘇后切。幽部。
(1)瞎;盲人。《説文·目部》:“ै߯܈瞍),無目也。”段玉裁注:“無目者,其中空洞無物,故《字林》云,ै߯܌目有朕無珠子也。”《詩·大雅·靈臺》:“鼉鼓逢逢,矇瞍奏公。”毛傳:“無眸子曰瞍。”孔穎達疏:“《春官》‘瞽矇’注,鄭司農云:有目而無眸子謂之瞍。”《國語·晋語四》:“矇瞍不可使視,嚚瘖不可使言。”
(2)缩。《釋名·釋疾病》:“瞍,縮壞也。”畢沅疏證:“縮與瞍一聲之轉,故得為訓。”
(3)对长者的称呼。《書·大禹謨》:“負罪引慝,祗載見瞽瞍。”蔡沈傳:“瞍,長者之稱。”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ǒu
1、[蒙瞍]méng sǒu
1.盲人。 2.亦作“矇叟”。盲人。 3.指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
2、[瞽瞍]gǔ sǒu
1.亦作“瞽叟”。人名。古帝 虞舜 之父。《墨子·非儒下》:“夫 舜 见 瞽叟,就然。”汉 王充《论衡·定贤》:“舜 有 瞽瞍,参 有 曾晳。”宋 苏洵《上田枢密书》:“尧 不得以与 丹朱,舜 不得以与 商均,而 瞽叟 不得夺诸 舜。”清 李渔《风筝误·闻捷》:“你便做了 重华 不告婚 尧 女,我岂学那 瞽瞍 无情怪 舜 徒?” 2.指算命的瞎子。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剑侠》:“忽於市中遇瞽叟,胸悬一牌云:‘善决大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