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赴海
拼音
bǎi chuān fù hǎ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ǎi的字 拼音为chuān的字 拼音为fù的字 拼音为hǎi的字 拼音为bai的字 拼音为chuan的字 拼音为fu的字 拼音为hai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百川:江河湖泽的总称。
赴:到(某处)去。
海: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词典解释
百川赴海-中华成语大词典百川赴海
【拼音】:bǎi chuān fù hǎi
解释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出处
《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示例
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曹操)周围。 ★《建安文学》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百川赴海備註頻1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號FL00000051058
出处
引证
-佚名--《建安文学》: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曹操)周围。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2002.03: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以海纳百川般的博大胸怀,凝聚着八方才俊,而来自各界各民族的政协委员们则以百川赴海的忠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晋-傅玄--《天行篇》:天行一何健,日月无停踪;百川皆赴海,三辰回泰蒙。
明-般文圭--《后唐张修庐州外罗城记》:是以多士之归也,如百川赴海;群材之用也,若众腋成裘。
故事
-佚名--《建安文学》:许多文士在饱经战乱之苦后,如百川赴海,相继奔往邺城,归附到曹氏(曹操)周围。
当代-佚名--《人民日报》2002.03: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以海纳百川般的博大胸怀,凝聚着八方才俊,而来自各界各民族的政协委员们则以百川赴海的忠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晋-傅玄--《天行篇》:天行一何健,日月无停踪;百川皆赴海,三辰回泰蒙。
明-般文圭--《后唐张修庐州外罗城记》:是以多士之归也,如百川赴海;群材之用也,若众腋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