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之玷
拼音
bái guī zhī dià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bái的字 拼音为guī的字 拼音为zhī的字 拼音为diàn的字 拼音为bai的字 拼音为gui的字 拼音为zhi的字 拼音为dian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白:像雪或乳汁般素净的颜色。
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所用的玉器。
之: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玷:玉上的斑点。
词典解释
白圭之玷-中华成语大词典白圭之玷
【拼音】:bái guī zhī diàn
解释
白玉圭上的一个斑点。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只是有些小缺点。
出处
《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示例
也不过~,并非晚节不终。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近义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反义词
十全十美
语法
作主语、宾语;形容美好的人或事存在小毛病
英文
flaw in jade
白圭之玷㊣ㄅㄞˊ ㄍㄨㄟ ㄓ ㄉㄧㄢˋbái guī zhī diàn釋義白玉上面的瑕疵。語出詩經・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後比喻完美的人、事、物上的一點小缺失。唐・劉知幾・史通・卷八・書事:「范曄博採眾書,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至於方術篇……言言唯迂誕,事多詭越。可謂美玉之瑕,白圭之玷,惜哉!」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28095白圭之玷備註頻4書中國成語大辭典、實用分類學生成語辭典(上)(下)、漢語成語考釋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號FL00000037088
出处
引证
唐-刘知几--《史通·卷八·书事》: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至于方术篇……言唯迂诞,事多诡越。可谓美玉之瑕,白圭之玷,惜哉!
近代-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篇·傅东华与邵飘萍》:他的历史上即便有些缺点,总不过是白圭之玷罢。
近代-周椤伽--《〈剪灯新话〉前言》:《剪灯余话》中又‘粉饰闺情,拾掇艳语’,便被当时一批卫道之士目为白圭之玷。
宋-张咏--《许昌诗集序》:往往逸韵流入郑声,如吴姬并洛歌人等词,盛传人间,未易删去,知言之爱,掩覆无由,牺尊之缺、白圭之玷也。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后蜀·李昊传》:尚乏黄绢之辞,孰拂白圭之玷,受恩禀命,纪事表年,巍巍乎不骞不崩,何患于为陵为谷。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收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故事
唐-刘知几--《史通·卷八·书事》: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至于方术篇……言唯迂诞,事多诡越。可谓美玉之瑕,白圭之玷,惜哉!
近代-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篇·傅东华与邵飘萍》:他的历史上即便有些缺点,总不过是白圭之玷罢。
近代-周椤伽--《〈剪灯新话〉前言》:《剪灯余话》中又‘粉饰闺情,拾掇艳语’,便被当时一批卫道之士目为白圭之玷。
宋-张咏--《许昌诗集序》:往往逸韵流入郑声,如吴姬并洛歌人等词,盛传人间,未易删去,知言之爱,掩覆无由,牺尊之缺、白圭之玷也。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后蜀·李昊传》:尚乏黄绢之辞,孰拂白圭之玷,受恩禀命,纪事表年,巍巍乎不骞不崩,何患于为陵为谷。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既离民众,渐入颓唐,后来的参与投壶,接收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