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下针砭
拼音
tòng xià zhēn biān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tòng的字 拼音为xià的字 拼音为zhēn的字 拼音为biān的字 拼音为tong的字 拼音为xia的字 拼音为zhen的字 拼音为bian的字基础解释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详细解释
- 【解释】: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 【出自】:《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按字解释
痛: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
下:用。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
词典解释
痛下针砭-中华成语大词典痛下针砭
【拼音】:tòng xià zhēn biān
解释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出处
宋·范成大《晞真阁留别方道士宾实》诗:“时时苦语见针砭,邂逅天涯得三益。”
示例
《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 ★《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
《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引证
清-胡达源--《弟子箴言·儆骄情》:此张子(横渠)为子弟痛下针砭,此等病根,始初防之则易,后来去之则难。
近代-赵尔巽--《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近代-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一八·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新民丛报之驳论·附育》:吾于彼辈所持主义,不得不痛下针砭者,诚以其主义足以亡国耳。
故事
清-胡达源--《弟子箴言·儆骄情》:此张子(横渠)为子弟痛下针砭,此等病根,始初防之则易,后来去之则难。
近代-赵尔巽--《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近代-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一八·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新民丛报之驳论·附育》:吾于彼辈所持主义,不得不痛下针砭者,诚以其主义足以亡国耳。
造句
tòng xià zhēn biān
1、希望真的在“望闻问切”之后,痛下针砭药石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