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
拼音
yōng笔顺
丶 一 丿 丶 ㇀ 丿 𠃌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yōng的字 拼音为yong的字基础解释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病原体是葡萄球菌,多发生在背部或项部,症状是局部红肿,形成硬块,表面有许多脓疱,有时形成许多小孔,呈筛状,非常疼痛,常引起发热、寒战等,严重时并发败血症。详细解释
(形声。从疒( chuáng),雍声。本义:中医指恶性脓疮)
同本义
佗以为肠痈。——《后汉书·华佗传》
又如:痈肿(痈疽);痈疮(很大的毒疮);痈囊(痈肿)
鼻疾,不知香臭
鼻不知香臭曰痈。——汉· 王充《论衡·别通》
喻祸患 。
如:痈疽(比喻祸患;毛病)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痈痈-辞源3同:廱廱
痈-中華語文大辭典同: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ōng
1、[痈肿]yōng zhǒng
痈疽脓肿。
2、[痈疽]yōng jū
毒疮。疽(jū)。
3、[肠痈]cháng yōng
中医病证名。指阑尾炎。
4、[掖痈]yè yōng
腋下所生之痈疮。
5、[痈气]yōng qì
痈疡的邪毒。
6、[吓痈]hè yōng
吓(hè,音贺)痈,病名。指生于脐上三寸建里穴处之腹皮痈。
7、[腕痈]wàn yōng
一种病名。
8、[喉痈]hóu yōng
中医病名。是指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腐血败肉,酿成痈脓。
9、[徙痈]xǐ yōng
一种江湖医术,传说能移去痈疽。语出《南史·薛伯宗传》:“时又有 薛伯宗 善徙痈疽,公孙泰 患背,伯宗 为气封之,徙置斋前柳树上。明旦痈消,树边便起一瘤如拳大。”清 李渔《闲情偶寄·颐养·素常乐为之药》:“予一生疗病,全用是方,无疾不试,无试不验,徙痈浣肠之奇,不是过也。”
10、[溃痈]kuì yōng
1.亦作“溃疽”。谓溃烂出脓的疮。 2.决破脓疮。
11、[疽痈]jū yōng
1.痈疽,恶疮。 2.借指丑恶的事物或坏人坏事。
12、[外痈]wài yōng
指发于体表肉眼可见到的各种化脓性感染。
13、[痈囊]yōng náng
犹痈肿。
14、[赘痈]zhuì yōng
赘疣,痈疽。
15、[鹚痈]cí yōng
病名。
16、[疵痈]cī yōng
发于肩及臑的毒疮。
17、[朽痈]xiǔ yōng
恶疮。
18、[痈病]yōng bìng
同时或接连不断地形成许多痈的一种状况。
19、[吮痈]shǔn yōng
用嘴吸痈疽的脓血以祛毒。
20、[膝痈]xī yōng
指发生于膝关节表面的痈疮。
21、[齰痈]zé yōng
咬出痈疮的脓血。
22、[热痈]rè yōng
凡喉痈生于喉之正中者。
23、[悬痈]xuán yōng
1.亦作“悬雍”。小舌。 2.中医病名。一生于会阴处,又名骑马痈。一生于腭上,为初生小儿之症。 3.以形容脉象。
24、[委中痈]wěi zhōng yōng
生于腘窝委中穴部位的痈,又称“委中毒”。
25、[颊车痈]jiá chē yōng
病名。
26、[养痈遗患]yǎng yōng yí huàn
养痈成患。
27、[决痈溃疽]jué yōng kuì jū
比喻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
28、[痈疮刺箭]yōng chuāng cì jiàn
比喻五欲之害身。
29、[舐痈吮痔]shì yōng shǔn zhì
舐:舔;痈:毒疮;吮:聚拢嘴唇来吸。只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