疵
拼音
cī笔顺
丶 一 丿 丶 ㇀ 丨 一 丨 ㇀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cī的字 拼音为ci的字基础解释
毛病;缺点:吹毛求~。详细解释
(形声。从疒( chuáng),此声。本义:小毛病)
同本义
疵,病也。——《说文》
言乎其小疵也。——《易·系辞》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
又如:疵瘕(腹疾)
引申为过失;缺点
知我国有疵。——《书·大诰》
又如:疵吝(缺点。疵也作玼);瑕疵(小毛病、过失);疵弊(缺点或过失)
多余无用的赘物 。
如:疵面(有疵点的脸)
灾祸
鬼神为之疵疠。——《谷梁传序》
又如:疵疠(灾害、疾疫);疵疫(灾害疫病)
痛
走的我口干舌苦,眼晕头疵,我可也把不住抹泪揉眵。——元· 杨显之《潇湘风》
黑斑;痣 。
如:眉后有疵;疵黔(黑色的疵点);疵面(有疵斑的脸)
通“訾”。挑剔,非议,诋毁
疵,毁也。——《集韵·纸韵》
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荀子·不苟》
大化陵迟,而诋疵先主。——《后汉书·李固传》
又如:疵毛(吹毛求疵,挑毛拣刺);疵陋(见闻浅陋而好非议)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疵-中華語文大辭典疵疵ㄘcī缺點;錯誤。[例]瑕~│吹毛求~。
疵 -古漢語常用詞典cī
①毛病。《後漢書•杜林傳》:“吹毛索~,詆欺無限。”【引】過失,缺點。【又】特指黑瘢,痣。《淮南子•氾論訓》:“故目中有~,不害於視,不可灼也。”②挑剔;指責。《呂氏春秋•精諭》:“不言之謀,不聞之事,殷雖惡周,不能~矣。”【又】毀謗。③憂慮。張九齡《在郡秋懷二首》之一:“五十而無聞,古人深所~。”
【疵毀】指責缺點,加以詆毀。陳壽《三國志•蜀書•廖立傳》:“誹謗先帝,~眾臣。”
【疵癘】災害疫病。《莊子•逍遙遊》:“其神凝,使物不~而年穀熟。”
【疵瑕】1.毛病;過失。王粲《仿連珠》:“臣聞觀於明鏡,則~不滯於軀。”2.指責。左丘明《左傳•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也。”
【疵釁】過失。嵇康《與山臣源絕交書》:“久與事接,~日興,雖欲無患,其可得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ī
1、[瑕疵]xiá cī
小的缺点。疵(cī):毛病。
2、[疵点]cī diǎn
缺点;毛病:这匹布洁白光滑,没有什么~。
3、[疮疵]chuāng cī
犹贬损,疵毁。
4、[疵累]cī lèi
1.指文字繁复、不简洁之病。 2.表现出缺点、过失。
5、[疵戾]cī lì
过失;罪戾。
6、[谗疵]chán cī
犹谗害,谗毁。
7、[疵摘]cī zhāi
谓指出缺点、错误。
8、[箴疵]zhēn cī
水鸟名。
9、[讪疵]shàn cī
诋毁非议。
10、[疵杂]cī zá
混杂不纯的毛病;缺点。
11、[疵咎]cī jiù
缺点;过失。
12、[护疵]hù cī
犹护短。
13、[疵污]cī wū
瑕疵和污垢。
14、[疵瑕]cī xiá
瑕疵。
15、[疵玷]cī diàn
缺点;过失。
16、[疵品]cī pǐn
有缺点的产品。
17、[疵病]cī bìng
1.缺点;毛病。《书·大诰》“天降威,知我国有疵”孔 传:“谓三叔流言,故 禄父 知我 周 国有疵病。”宋 苏轼《东坡志林·记六一语》:“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金 元好问《陶然集诗序》:“后数日復取读,疵病復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宋 人词亦有疵病,断不可学。”《花城》1981年第3期增刊:“得到了名贵的彝鼎金石,也是抚摩把玩,指摘疵病。” 2.非议,指出缺点、毛病。宋 苏辙《催行役法札子》:“惟是役法首尾五年,民间终未得安便。若不及今完治,实恐久远姦人指以为词,疵病圣政。”宋 叶适《张令人墓志铭》:“自篤信力学之士,随其分量所得,毫釐有间,苟不尽知,趋舍异涂,輒相疵病。”
18、[令疵]lìng cī
即 令支。
19、[疵废]cī fèi
谓非议人家的过失,认为应废黜不用。
20、[疵面]cī miàn
有疵斑的脸。指 晋 赵孟。善断事。因其脸有疵点,故称。
21、[疵醇]cī chún
疵病与粹纯。语本 唐 韩愈《读〈荀〉》:“孟氏(孟軻)醇乎醇者也,荀(荀卿)与 扬(扬雄)大醇而小疵。”后因指圣人与大贤。
22、[疵失]cī shī
缺点;失误。
23、[疵下]cī xià
低劣。
24、[毁疵]huǐ cī
见“毁訾”。
25、[疵政]cī zhèng
1.非议政事。 2.有弊病、不完善的政令。
26、[疵厉]cī lì
见“疵癘”。
27、[疵瘕]cī jiǎ
1.腹中结块之疾。 2.指责,指摘。
28、[疵吝]cī lìn
缺点;过失。语本《易·繫辞上》:“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汝水》:“范奕(曄)论曰:黄宪 言论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疵吝。”《后汉书·黄宪传论》作“玼吝”。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二:“尝简 晦叔 曰:京师二年,疵吝积於心,每不自胜,一诣长者,即废然而反。”
29、[诋疵]dǐ cī
毁谤非议。
30、[疵谬]cī miù
差错;谬误。
31、[疵疫]cī yì
灾害疫病。
32、[无疵]wú cī
1.没有毛病,没有缺点。 2.不挑剔毛病。 3.木名。
33、[五疵]wǔ cī
五过。
34、[掩疵]yǎn cī
掩盖缺点。
35、[疵垢]cī gòu
1.瑕斑和污垢。亦单指污垢。宋 何薳《春渚纪闻·端溪紫蟾蜍砚》:“紫蟾蜍,端溪 石也。无眼正紫色,腹有古篆‘玉溪生山房’五字,藏於 吴兴 陶定 安世 家,云是 李义山 遗砚,其腹疵垢,真数百年物也。” 2.引申为错误,邪恶。《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今兹德音,悔过之意不得不深,引咎之辞不得不尽,洗刷疵垢,宣畅鬱堙,使人人各得所欲,则何有不从者乎!”
36、[疵短]cī duǎn
缺点。
37、[疵毛]cī máo
吹毛求疵;挑毛拣刺。
38、[疵拙]cī zhuō
低劣笨拙。
39、[疵驳]cī bó
犹疵杂。
40、[疵齾]cī yà
指出缺点、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