疘
拼音
gāng笔顺
丶 一 丿 丶 ㇀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gāng的字 拼音为gang的字基础解释
〔脱~〕古同“脱肛”,直肠或乙状结肠从肛门脱出的病。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疘-中華大字典1、疘讀音:沽紅切,音公,東韻。釋文:下部病也。見《玉篇》。
〔按廣韻云。脫~。下部病也。巢氏病原云。多因久痢後、大腸虛冷所爲〕。
2、肛讀音:古雙切,音江,虛江切,音漓,江韻。釋文:
❶腫也。見《廣雅釋詁》。
❷胮~。脹大。見《廣韻》。
〔又〕:腸脹也。見《埤倉》。
〔又〕:虛張也。見《六書故》。
〔又〕:肥大貌。〔韓愈詩〕:形軀頓胮~。
3、肛讀音:胡公切,音洪,東韻。釋文:~門。腸耑。《史記倉公傳正義》:~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太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釭也。言其處似車釭。故曰~門。卽廣腸之門。又名䐜也。
〔按六書故。~、胡公切。大腸端~門也。與集韻同。其入江韻者。與玉篇、廣韻、集韻、韻會、俱訓腫脹。又說文車釭之釭。本音工。漢書趙皇后傳壁帶往往爲黃金釭注於壁帶之中。往往以金爲釭。若車釭之形也。釭音工。流俗讀之音江。非也。是腸端之~無江音。康熙字典入古雙切下。誤。正字通作居康切。尤非。今訂正〕。
疘
【午集中】【疒字部】 疘
★【唐韻】古紅切【集韻】沽紅切,𠀤音公。脫疘,下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