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霸一方
拼音
dú bà yī fā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dú的字 拼音为bà的字 拼音为yī的字 拼音为fāng的字 拼音为du的字 拼音为ba的字 拼音为yi的字 拼音为fang的字基础解释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详细解释
- 【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霸占一个地方
按字解释
独:单一,只有一个。
霸:指依杖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
一:数名,最小的正整数。
方:地区,地域。
词典解释
独霸一方-中华成语大词典独霸一方
【拼音】:dú bà yī fāng
解释
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示例
少年无赖,~。 ★清·李壬《清忠谱》上
近义词
独占鳌头、横行霸道
反义词
歇后语
戴斗笠坐席子;骑老实人脖子拉屎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霸占一个地方
英文
wield absolute power in a part of a country,province
同:獨霸一方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引证
明-罗贯中-二折-《风云会》:某姓刘名鋹,南汉王是也,自先祖领节旄于潮广,奄有南海,后值五代扰乱,遂独霸一方。
清-褚人获-六七回-《隋唐演义》:自古说有志者事竟成,沙夫人有志气守着赵王,今独霸一方,也算守出的了。
现当代-郭宝昌-二一-《大宅门》:小黑子,济南府的胶行你独霸一方,我敢瞧不起你?
清-李壬-上-《清忠谱》:少年无赖,独霸一方
近现代-泰戈尔-(第11卷)(下)-《泰戈尔作品全集》:当时每位省督,是独霸一方的藩王,他们处处设置障碍。
现当代-连波--《蟀神》:曾海潮“迷己逐物”,代表的是不遵守我外贸准则的蟀商,欲独霸一方,难道我岐山,我浣溪河两岸就无人么?
故事
明-罗贯中-二折-《风云会》:某姓刘名鋹,南汉王是也,自先祖领节旄于潮广,奄有南海,后值五代扰乱,遂独霸一方。
清-褚人获-六七回-《隋唐演义》:自古说有志者事竟成,沙夫人有志气守着赵王,今独霸一方,也算守出的了。
现当代-郭宝昌-二一-《大宅门》:小黑子,济南府的胶行你独霸一方,我敢瞧不起你?
清-李壬-上-《清忠谱》:少年无赖,独霸一方
近现代-泰戈尔-(第11卷)(下)-《泰戈尔作品全集》:当时每位省督,是独霸一方的藩王,他们处处设置障碍。
现当代-连波--《蟀神》:曾海潮“迷己逐物”,代表的是不遵守我外贸准则的蟀商,欲独霸一方,难道我岐山,我浣溪河两岸就无人么?
造句
dú bà yī fāng
1、他野心勃勃,想要独霸一方,成就大业。
接龙
方寸不乱 乱箭攒心 心花怒放 放长线钓大鱼 鱼目混珠 珠还合浦组词
近义词
dú bà yī fāng
1、[独占鳌头]dú zhàn áo tóu
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2、[横行霸道]héng xíng bà dào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3、[飞扬跋扈]fēi yáng bá hù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原指意态狂豪,不爱约束。现多形容骄横放肆,目中无人。
4、[独断专行]dú duàn zhuān xíng
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5、[称王称霸]chēng wáng chēng bà
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6、[称孤道寡]chēng gū dào guǎ
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反义词
dú bà yī fāng
1、[天下为公]tiān xià wéi gōng
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