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
拼音
hú l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hú的字 拼音为lí的字 拼音为hu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狐的通称。详细解释
兽名。狐和狸本为两种动物。后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坏人。
《东观汉记·张纲传》:“侍御史 张纲 独埋轮于 雒阳 都亭,曰:‘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唐 杜甫 《久客》诗:“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说岳全传》第十三回:“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鸚鵡不如鸡。” 袁静 《红色交通线》第二回:“ 徐耀明 真像个老狐狸。”
犹花招。喻狡猾的手段。
曲波 《桥隆飙》一:“你不要给我耍狐狸!笑面虎,花脸狼,我都见过!”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狐狸-中華語文大辭典狐狸ㄏㄨˊ ˙ㄌ丨húli1.狐的通稱。哺乳動物名。形狀略似狼,體型較小,尾巴長,毛赤褐色、黃褐色或灰褐色。性狡猾多疑,多生活在森林、草原、半沙漠和丘陵地帶,晝伏夜出。主食鼠類、鳥類、昆蟲,兼食野果等。2.比喻狡猾的人。[例]他露出了~尾巴|他是一隻老~,詭計多端。
狐狸-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狐狸hú•li
名狐的通称。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hú li
1、在故事中,狐狸仗着老虎的威风胡作非为。
2、狐狸在森林里经常捉弄其他动物。
3、狐狸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4、狐狸的尾巴很漂亮,但也很容易暴露它的行踪。
5、狐狸对人类是友好的,它们不会主动伤害人类。
6、狐狸的狡猾和聪明在动物世界里是出了名的。
7、狐狸生活在森林里,它们善于捕猎小动物。
8、狐狸的狡猾行为使它在故事中成为了反面角色。
9、狐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
10、对于狐狸说的话,老虎半信半疑。
11、狐狸是晨曦中的勇士,它们在日出之前就出去寻找食物。
12、狐狸的狡猾行为使它在动物世界里得到了很多好处。
13、小明在故事里遇到了狡猾的狐狸。
14、狐狸在夜晚活动,它们拥有敏锐的听觉和嗅觉。
15、狐狸是机智的,它们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逃脱危险。
16、狐狸喜欢玩耍,它们会找一些小朋友一起玩。
17、狐狸们会相互照顾,它们是很有团队精神的动物。
18、狐狸是聪明的动物,它们能够找到食物的踪迹。
19、狐狸是大自然的守护者,它们帮助维持生态平衡。
20、狐狸的聪明才智使它在动物世界里生存下来。
21、狐狸有一副漂亮的尾巴,它们用尾巴来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