犲
拼音
chái笔顺
丿 ㇁ 丿 一 亅 丿同音字
拼音为cái的字 拼音为cai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豺”。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犲-中華大字典1、犲釋文:同豺。《左昭二十八年傳》:是豺狼之聲也。《釋文》:豺、本又作~。
2、豺讀音:牀皆切,音儕,佳韻。釋文:狼屬。狗聲。見《說文》。《段注》:其聲如犬。俗睦~狗。
〔按~喙長而體瘦。深毛而狗足。有貪殘性。本草。~、俗名~豹。形似狗而頗白。世傳狗爲~之舅。見狗輒跪。亦相制耳。說異存攷〕。
3、駪釋文:同豺。龍龕手鑑如此作。
犲
【巳集下】【犬字部】 犲
★【集韻】沐皆切,音儕。【玉篇】犲狼也。本作豺。詳豸部豺字註
◎又山名。【山海經】犲山,多堪㐨之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ái
1、[犲山]chái shān
1.传说中的山名。 2.即 豺山。在今 山西 右玉县 境。公元402年 魏 主 拓跋珪 筑行宫于此。《魏书·和跋传》:“后 世祖 西巡 五原,回幸 犲山 校猎,忽遇暴风,云雾四塞。”
2、[犲狼]chái láng
同“豺狼”。两种贪婪凶残的野兽。常以喻凶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