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阿旁
拼音
niú shǒu ē p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niú的字 拼音为shǒu的字 拼音为ā的字 拼音为páng的字 拼音为niu的字 拼音为shou的字 拼音为a的字 拼音为pang的字基础解释
见“牛头阿旁”。详细解释
见“ 牛头阿旁 ”。
按字解释
牛:哺乳动物,反刍类,身体大,肢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牦牛等。
首:头。
阿旁:梵语,地狱里的鬼卒。
词典解释
牛首阿旁-中华成语大词典牛首阿旁
【拼音】:niú shǒu ē páng
解释
佛教中指地狱牛头、牛脚的鬼卒。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梦》:“即有牛首阿旁,执公文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示例
人类于是整顿废弛,先给~以最高的俸草。 ★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
近义词
牛头阿旁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迷信说法
牛首阿旁见“牛头阿旁”。
出处
引证
现代-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人类于是整顿废弛,先给牛首阿旁以最高的俸草;而且,添薪加火,磨砺刀山,使地狱全体改观,一洗先前颓废的气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梦》:即有牛首阿旁,执公文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明-叶春及--《流寓传总论》:路岩,牛头阿旁;韦坚,以裒刻进。
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路岩传》:俄与韦保衡同当国,二人势动天下,时目其党为“牛头阿旁”,言如鬼阴恶可畏也。”
宋-洪迈--《夷坚丙志·黄十翁》:行未远,别见宫阙甚丽,内外多牛头阿旁。
故事
现代-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人类于是整顿废弛,先给牛首阿旁以最高的俸草;而且,添薪加火,磨砺刀山,使地狱全体改观,一洗先前颓废的气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梦》:即有牛首阿旁,执公文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明-叶春及--《流寓传总论》:路岩,牛头阿旁;韦坚,以裒刻进。
宋-宋祁、欧阳修等--《新唐书·路岩传》:俄与韦保衡同当国,二人势动天下,时目其党为“牛头阿旁”,言如鬼阴恶可畏也。”
宋-洪迈--《夷坚丙志·黄十翁》:行未远,别见宫阙甚丽,内外多牛头阿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