燮理阴阳
拼音
xiè lǐ yīn yáng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xiè的字 拼音为lǐ的字 拼音为yīn的字 拼音为yáng的字 拼音为xie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yin的字 拼音为yang的字基础解释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燮理:调理。
阴阳: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如天地、昼夜、寒暑等,喻指国家大事。
词典解释
燮理阴阳-中华成语大词典燮理阴阳
【拼音】:xiè lǐ yīn yáng
解释
燮:调和;理:治理。指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国事。
出处
《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示例
则道你~,却惜玉怜香。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指大臣辅佐天子
燮理阴阳
【出典】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维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释义】 周立三公,帮助天子治理国家,调和阴阳——即理顺天地间的事。后以燮理阴阳指大臣帮助皇帝治天下。
【例句】 ①几年职掌朝纲,四时燮理阴阳。(柯丹邱南戏《荆钗记》第十九出《参相》[贺圣朝])万俟丞相言其功业。②你管燮理阴阳,掌握朝纲,治国安邦,展土开疆。(马致远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三折[川拨棹])汉元帝指责尚书,说他应燮理阴阳治国安邦,却只会派一个女子背井离乡去和番。
出处
引证
南朝梁-沈约--《宋书·王弘传》:河南成粲与弘书曰:明公高枕论道,燮理阴阳。
唐-元稹--《连昌宫辞》: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
元-无名氏-第二折-《延安府》:俺为官的,则要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唐-刘肃--《大唐新语·谀佞》:宰相能燮理阴阳,令三月降雪。此灾也,乃诬为瑞。
元-马致远-第三折-《汉宫秋》:你管燮理阴阳,掌握朝纲,治国安邦,展土开疆。
明-罗贯中-第三折-《风云会》:可继房杜萧曹立汉唐,燮理阴阳。
唐-王泠然--《论荐书》:夫有贤明宰相,尚不能燮理阴阳,而令庸下宰君,岂能辑熙风化?
故事
南朝梁-沈约--《宋书·王弘传》:河南成粲与弘书曰:明公高枕论道,燮理阴阳。
唐-元稹--《连昌宫辞》: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
元-无名氏-第二折-《延安府》:俺为官的,则要调和鼎鼐,燮理阴阳。
唐-刘肃--《大唐新语·谀佞》:宰相能燮理阴阳,令三月降雪。此灾也,乃诬为瑞。
元-马致远-第三折-《汉宫秋》:你管燮理阴阳,掌握朝纲,治国安邦,展土开疆。
明-罗贯中-第三折-《风云会》:可继房杜萧曹立汉唐,燮理阴阳。
唐-王泠然--《论荐书》:夫有贤明宰相,尚不能燮理阴阳,而令庸下宰君,岂能辑熙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