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
拼音
shān笔顺
丶 丿 丿 丶 丶 𠃍 一 丿 𠃌 丶 ㇀ 𠃌 丶 ㇀同音字
拼音为shān的字 拼音为shan的字基础解释
1.同“扇”(shān) 2.鼓动(别人做不应该做的事):~动。~惑。详细解释
(形声。从火,扇声。本义:火炽盛) 同本义
傓,炽盛也。从人,扇声。——《说文》
艳妻煽方处。——《诗·小雅·十月之交》。按,傓、煽皆后出字,皆因诗辞而制也。鲁诗:阎妻扇方处,是本字。
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左思《蜀都赋》
又如:煽炽(炽盛);煽虐(肆虐)。引申为气势炽盛
然内宠方煽,太子终以忧死。——《新唐书》
又如:煽行(炽盛,流行)
扇火使炽盛 。
如:煽引(煽动引诱)
鼓动;蛊惑 。
如:煽弄(煽惑玩弄);煽骗(吹嘘诈骗)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煽-中華語文大辭典煽煽ㄕㄢshān1.搖動扇子或其他薄片使風吹火旺。[例]~風點火。2.鼓動。[例]~動│~情。
煽-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煽 shān
❶熾盛,熱烈。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豔妻~方處。
❷煽惑,鼓動。
《後漢書·劉表傳》:
寇賊相~,處處麋沸。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四》:
~摇軍衆。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ān
1、[煽动]shān dòng
鼓动(别人去做坏事):~闹事。~暴乱。也作扇动。
2、[煽情]shān qíng
煽动人的感情或情绪:导演很会营造氛围~。
3、[煽惑]shān huò
鼓动、诱惑(别人做坏事):~人心。
4、[熸煽]jiān shān
暗中煽动。
5、[煽摇]shān yáo
犹煽动。
6、[煽权]shān quán
擅权。
7、[勾煽]gōu shān
串连鼓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查滇越鉄路火车到 河口 后,不愿照章停留,听候查验,暨路工多 广 人,虑有勾煽,迭向其交涉,并陈明钧部在案。”陶成章《浙案纪略》附录《绍兴府暨山会两县会禀各宪文》:“﹝ 光绪 ﹞三十二年间,秋瑾 又以上海公学之名,创设学会,藉以勾煽同志,结为党援。”
8、[煽弄]shān nòng
煽惑玩弄。
9、[煽炼]shān liàn
冶炼。
10、[煽引]shān yǐn
煽动引诱。
11、[煽炽]shān chì
炽盛。
12、[煽扬]shān yáng
宣扬;鼓动。梁启超《新史学·论正统》:“由於陋儒误解经义,煽扬奴性也。”李大钊《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吾故以此小册为歷史学作宣传,煽扬吾人对于歷史学研究的兴趣。”郭沫若《革命春秋》二七:“这一个消息,和公开这个消息的奇妙的手段,把在热狂中还未镇静的民众和市民愈见煽扬了起来。”
13、[煽诱]shān yòu
煽动诱惑。
14、[朋煽]péng shān
见“朋扇”。
15、[煽造]shān zào
煽惑,捏造。
16、[驱煽]qū shān
见“驱扇”。
17、[骄煽]jiāo shān
见“骄扇”。
18、[煽行]shān xíng
横行。
19、[煽结]shān jié
煽惑笼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江苏民变档案》:“其狠鷙之性、狡悍之才,足以慴讋羣匪,时假仁义煽结人心,賑济贫民,收纳亡命。”
20、[飞煽]fēi shān
1.升腾炽盛。 2.闪烁。
21、[煽孽]shān niè
播扬毒焰。
22、[购煽]gòu shān
收买煽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江苏起义清方档案》:“江寧 地处下游,匪党购煽,人心摇惑,已岌岌有不可终日之势。”
23、[煽烁]shān shuò
闪烁。
24、[煽乱]shān luàn
煽动作乱。
25、[煽骗]shān piàn
招摇撞骗。
26、[交煽]jiāo shān
1.犹交炽。 2.结交奉承。
27、[煽构]shān gòu
煽动捏造。清 唐孙华《赠同年赵蒙泉》诗:“是时轻薄曹,谗言犹煽构。”
28、[搆煽]gòu shān
见“搆扇”。
29、[诱煽]yòu shān
引诱煽动。
30、[狂煽]kuáng shān
指战火猛烈。
31、[炽煽]chì shān
烧旺。
32、[鼓煽]gǔ shān
1.扇风箱。 2.见“鼓扇”。
33、[构煽]gòu shān
见“构扇”。
34、[煽虐]shān nüè
犹肆虐。
35、[旁摇阴煽]páng yáo yīn shān
指到处暗中煽动。
36、[煽风点火]shān fēng diǎn huǒ
比喻鼓动别人做某种事(多指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