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
拼音
yān qí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yān的字 拼音为qí的字 拼音为yan的字 拼音为qi的字基础解释
古 西域 国名。又作 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 员渠城(今 新疆 焉耆 西南 四十里城市 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 匈奴,西汉 神爵 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 汉 西域都护府。西汉 末又属 匈奴。东汉 永元 六年(公元94年)班超 破 匈奴,又内属。唐 初附 西突厥。详细解释
古 西域 国名。又作 乌耆 、 乌缠 、 阿耆尼 。国都在 员渠城 (今 新疆 焉耆 西南 四十里城市 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 匈奴 , 西汉 神爵 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 汉 西域都护府 。
西汉 末又属 匈奴 。 东汉 永元 六年(公元94年) 班超 破 匈奴 ,又内属。 唐 初附 西突厥 。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焉耆-辞源3【焉耆】古西域城國名。在今 新疆 焉耆回族自治縣地。晉 法顯 佛國記作 ࠌťķ,大唐西域記作 阿耆尼。參閲 漢書九六下 西域傳、新唐書二二一上 西域傳。
焉耆-汉语大词典焉耆古西域国名。又作乌耆、乌缠、阿耆尼。国都在员渠城(今新疆焉耆西南四十里城市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汉西域都护府。
西汉末又属匈奴。
东汉永元六年(公元94年)班超破匈奴,又内属。
唐初附西突厥。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yān qí
1、焉耆国王,刁猾得很,佯遣人恭迓骏崇,谢罪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