炪
拼音
zhuō笔顺
丶 丿 丿 丶 ㇄ 丨 丨 ㇄ 丨同音字
拼音为zhuō的字 拼音为zhuo的字基础解释
1.火不燃。2.古通“拙”,笨拙。”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炪-漢語大字典炪
《説文》:“炪,火光也。从火,出聲。《商書》曰:‘予亦炪謀。’讀若巧拙之拙。”段玉裁注:“其同音也,故相叚借。”
(一)zhuō 《廣韻》職悦切,入薛章。又丑律切。月部。
(1)火不燃。《説文·火部》:“炪,火光也。”段玉裁注:“《類篇》作‘火不光’。”张舜徽約注:“按:炪之本義,蓋謂火不然也,則鬱煙而無光,故許訓炪為火不光也。今二徐本説解奪不字,當據《類篇》所引補之。”
(2)通“拙”。笨拙。《説文·火部》:“炪……《商書》曰:‘予亦炪謀。’讀若巧拙之拙。”段玉裁注:“壁中古文叚炪為拙也。今《尚書》作拙者,蓋孔安國从今字讀之也。”张舜徽約注:“火不然謂之炪,猶人不巧謂之拙,故二字可通假。”
(二)chù 《集韻》勑律切,入術徹。
(1)郁。《玉篇·火部》:“炪,鬱也。”又郁烟貌。《集韻·術韻》:“炪,鬱煙皃。”
(2)火声。《集韻·術韻》:“炪,火聲。”
1、炪讀音:朱劣切,音拙,屑韻。釋文:火光也。商書曰。予亦~謀。見《說文》。《段注》:類篇作火不光。集韻六術曰。~爩。煙貌。又九迄曰。~爩。煙也。煙盛則光微。
〔按予亦~謀。乃盤庚上文。壁中古文假~爲拙也。今尙書作拙者。蓋孔安國以今字讀之也〕。
2、炪讀音:敕律切,音黜,質韻。釋文:
❶鬱也。見《玉篇》。
❷火聲。見《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