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笔顺

丿 𠃌

同音字

拼音为rú的字 拼音为ru的字

基础解释

1.沾湿;沾上:~笔。 2.沾染:耳~目染。 3.停留;迟滞。

详细解释

〈动〉

  1. 沾湿

    不濡其翼。——《诗·曹风·候人》

    春雨露既濡。——《礼记·祭义》

    濡濯弃于坎。——《礼记·丧大记》

    今客贤濡。——《史记·扁仓传》

    又如:濡墨挥毫(用毛笔蘸墨写字或作画);濡笔(沾墨于笔);濡栉(沾湿梳篦);濡染(沾染);濡缕(沾湿一缕);濡褐(沾湿马衣);濡溺(沉浸,沉溺);濡濡(湿润;沉湎);濡渥(湿润);濡浃(沾润);濡沫(用唾沫来湿润);濡沃(滋润);濡如(雨露润滋);濡化(滋润化育);濡泽(沾、润)

  2. 迟缓;滞留

    是何濡滞也。——《孟子》

    又如:濡迟(迟滞;缓慢);濡需(苟安一时);濡迹(滞留)

〈形〉

  1. 湿的

    人涂其体、被濡衣而走火者,左三千人,右三千人。——《韩非子》

  2. 缓慢的

    云精无永滞,水碧岂惭濡?——南朝 梁· 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

  3. 通“软”。柔顺

    羔裘如濡。——《诗·郑风·羔裘》

    以濡弱谦下为表。——《庄子·天下》

    又如:濡忍(柔顺,容忍);濡弱(柔弱)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濡濡-汉语大词典

濡濡1.湿润貌。
●清邱维屏《述赵希干事》:“筒既解,而肠端沥濡濡下。”
2.犹沉湎。
●唐司空图《上谯公书》:“又敢求吾相国之心,所以未忍弃生民之望者,固非濡濡于富贵。”
3.融洽貌。
●宋叶适《祭周宗夷文》:“良朋时来,花月供娱,十十五五,煦煦濡濡。”

濡-中華語文大辭典

濡濡ㄖㄨˊrú1.〈書〉沾溼;浸溼。[例]〜筆∣〜溼∣相〜以沫。2.〈書〉感染;沾染。[例]耳〜目染。3.〈書〉停滯。[例]〜滯∣〜跡。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濡养]rú yǎng

犹滋养。

2、[濡染]rú rǎn

1.沾染(坏习惯)。 2.浸染,即沾湿了再染颜色。

3、[濡湿]rú shī

沾湿;变潮湿。

4、[濡须]rú xū

1.水名。今称 运漕河。源出 安徽省 巢湖,东流至今 芜湖市 裕溪口 入 长江。古代当 江 淮 间交通要道,魏 晋 南北朝 时,这里是兵争要地。 2.堡坞名。东汉 末年 孙权 于 濡须口 筑以备 曹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建安 ﹞十八年正月,曹公 攻 濡须,权 与相拒月餘。”南朝 梁元帝《玄览赋》:“顾 濡须 之故巘,每当食而忘饭。”王闿运《哀江南赋》:“濡须 不守,夏口 空防。”参见“濡须坞”。

5、[濡濡]rú rú

1.湿润貌。 2.犹沉湎。 3.融洽貌。

6、[浸濡]jìn rú

因受水渍而湿透。

7、[雨濡]yǔ rú

雨水浸渍。语出《易·夬》:“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引申为教化润泽。

8、[烝濡]zhēng rú

蒸腾的湿气。

9、[函濡]hán rú

霑濡润泽。

10、[濡栉]rú zhì

沾湿梳篦。古代丧礼,死者如不洗头,即用沾湿的篦栉三梳而止。

11、[染濡]rǎn rú

染笔润纸。指作诗、写字、绘画等。

12、[濡褐]rú hè

指沾湿马衣。语出《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南朝 宋 颜延之《阳给事诔》:“守未焚衝,攻已濡褐。”

13、[济濡]jì rú

沾湿,使透湿。《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校人乘马,巾车脂辖,百官官备,府库慎守,官人肃给。济濡帷幕,鬱攸从之。”杜预 注:“鬱攸,火气也。濡物於水,出用为济。”杨伯峻 注引 章炳麟《左传读》二:“济亦濡也。”

14、[濡渥]rú wò

湿润。

15、[濡沃]rú wò

滋润。喻施恩泽。

16、[歔濡]xū rú

吐沫以相沾湿。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救助。

17、[沾濡]zhān rú

沾湿;浸湿。濡(rú)。

18、[灌濡]guàn rú

浇灌润泽。

19、[濡足]rú zú

沾污了脚。指被沾污。

20、[濡没]rú méi

淹没。

21、[濡弱]rú ruò

柔弱;懦弱。《庄子·天下》:“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孔子家语·正论》:“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濡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按《左传·昭公二十年》作“懦弱”。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老聃 濡弱,以退为进;庄周 诞慢,游方之外。”

22、[濡洽]rú qià

犹沾润,施惠。

23、[濡泃]rú jū

亦作“濡煦”。比喻人在困境中以微力相救助。

24、[濡滞]rú zhì

迟延;犹豫不决。

25、[煦濡]xù rú

温和;惠爱。

26、[濡渍]rú zì

浸泡。

27、[濡迟]rú chí

迟滞;缓慢。

28、[濡头]rú tóu

1.濡首。 2.谓头浸水墨中。

29、[濡浃]rú jiā

沾润。

30、[濡口]rú kǒu

指 濡须口。

31、[洆濡]chéng rú

沉浸。

32、[濡翰]rú hàn

谓蘸笔书写或绘画。

33、[温濡]wēn rú

温和柔润。

34、[涵濡]hán rú

滋润;沉浸。唐 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祅灾,瑞庆大来,凶徒逆儔,涵濡天休。”宋 苏辙《墨竹赋》:“今夫受命於天,赋形於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明 归有光《策问一》:“两 浙 天下重藩,涵濡至治,生民乐业,盖二百年於兹矣。”叶圣陶《隔膜·萌芽》:“他也涵濡在欢迎的诚意里。”

35、[濡迹]rú jì

1.亦作“濡蹟”。谓滞留。 2.驻足。喻出仕。 3.见“濡跡”。

36、[濡煦]rú xù

见“濡泃”。

37、[濡愞]rú nuò

软弱。

38、[怀濡]huái rú

谓感戴恩泽。

39、[洽濡]qià rú

滋润。

40、[咮濡]zhòu rú

以嘴沾取。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濡的反义词 濡的近义词 濡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濡能组什么词
  • 濡能组什么词语
  • 濡可以组什么词
  • 濡可以组什么词语
  • 濡字可以组什么词
  • 濡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濡字能组什么词
  • 濡字能组什么词语
  • 濡字开头的成语
  • 濡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