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慷慨
拼音
jī áng kāng kǎ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áng的字 拼音为kāng的字 拼音为kǎi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拼音为ang的字 拼音为kang的字 拼音为kai的字基础解释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详细解释
- 【解释】: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 【出自】: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 【示例】: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欢喜悲号,其有功于世不少。
◎清·郑燮《城隍庙碑记》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按字解释
激:感情冲动。
昂:情绪高。
慷慨:情绪激动。
词典解释
激昂慷慨-中華語文大辭典激昂慷慨激昂慷慨ㄐ丨 ㄤˊ ㄎㄤ ㄎㄞˇjī’ánɡ-kānɡkǎi形容滿懷正義、情緒激動、語氣昂揚。也作「慷慨激昂」。[例]他站在人群中~地講述事件經過。
激昂慷慨-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拍案而起
壮志凌云
意气风发
慷慨激昂
出处
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引证
清-归庄--《顾天石诗序》:其五言古五十首,仿佛嗣宗《咏怀》、太白《古风》,而寄托深远,激昂慷慨,前无古人。
现代-鲁迅--《〈集外集〉序言》: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顿挫抑扬,才能被称为好文章。
清-郑燮--《城隍庙碑记》: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欢喜悲号,其有功于世不少。
清-吴伟业--《梅村诗话》:余尝忆其润州一首中联曰:“乱后江声犹北固,坐中人影半南冠。”激昂慷慨,犹是此书大意,可为三叹!
现代-姚雪垠-一卷二二章-《李自成》:奏疏中许多句子写得激昂慷慨,充满忠君爱国的激情,使王承恩深深感动,不由得声音打颤,热血沸腾。
故事
清-归庄--《顾天石诗序》:其五言古五十首,仿佛嗣宗《咏怀》、太白《古风》,而寄托深远,激昂慷慨,前无古人。
现代-鲁迅--《〈集外集〉序言》:这是当时的风气,要激昂慷慨,顿挫抑扬,才能被称为好文章。
清-郑燮--《城隍庙碑记》:况金元院本,演古劝今,情神刻肖,令人激昂慷慨,欢喜悲号,其有功于世不少。
清-吴伟业--《梅村诗话》:余尝忆其润州一首中联曰:“乱后江声犹北固,坐中人影半南冠。”激昂慷慨,犹是此书大意,可为三叹!
现代-姚雪垠-一卷二二章-《李自成》:奏疏中许多句子写得激昂慷慨,充满忠君爱国的激情,使王承恩深深感动,不由得声音打颤,热血沸腾。
造句
jī áng kāng kǎi
1、辩论会上,双方队员激昂慷慨,抑扬顿挫,各述理由,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2、遥想当年仙帝的励精图治,我等之人是何等的激昂慷慨。
3、他与另三人作一献上之报告,毁左翼惟恐不至,和先前之激昂慷慨判若两人。
接龙
慨然允诺 诺诺连声 声势浩大 大禹治水 水土不服 服服贴贴组词
近义词
jī áng kāng kǎi
1、[慷慨激昂]kāng kǎi jī áng
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