澁
拼音
sè笔顺
丶 丶 ㇀ 丨 一 丨 一 丨 一 丨 ㇀ 丨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sè的字 拼音为se的字基础解释
古同“涩”。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澁-辞源3【澁】15画 3111·1 sè ㄙㄜˋ 色立切,入,緝韻,審 二。“澀”之俗字。見“澀”。
澁-中華大字典1、澁釋文:同澀。見《玉篇》。
2、澀讀音:色入切,音濇,緝韻。釋文:
❶澀或字。《集韻》:澀。說文、不滑也。或作~。
❷同濇。《一切經音義》:濇、古文~。
❸味惡也。〔杜甫詩〕:酸~如棠梨。
❹竹名。《桂海草木志》:~竹膚麤。~如砂紙。
❺~浪。㬪石作水文也。〔溫庭筠詩〕:~浪浮瓊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è
1、[简澁]jiǎn sè
见“简涩”。
2、[地澁]dì sè
古代军用障碍物。以铁木制成,置浅水中,阻碍敌军人、马行动。明 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守》:“地澁,以逆鬚钉布版上,版厚三寸,长阔约三、二尺,铁菱角,如铁蒺蔾。布水中,刺人马足。”
3、[崄澁]xiǎn sè
1.见“嶮涩”。 2.险阻艰难。
4、[晦澁]huì sè
见“晦涩”。
5、[僻澁]pì sè
亦作“僻涩”。冷僻晦涩。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 李洞 诗﹞时人但誚其僻澁,而不能贵其奇峭,唯 吴子华 深知。”宋 陈善《扪虱新话》卷六:“樵 之文实牵强僻澁,气象絶不类 韩 作,而过自称许。”元 夏文彦《图绘宝鉴·六长》:“麄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无墨求染,五也。平画求长,六也。”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一变为 袁中郎 兄弟之詼谐,再变为 钟伯敬 谭友夏 之僻涩,三变为 陈仲醇 程孟阳 之纤佻。”邓方《论诗》诗:“愿言嗣 玉谿,自知乃自怜,流易与僻澁,两两俱失焉。”
6、[生澁]shēng sè
见“生涩”。
7、[险澁]xiǎn sè
1.见“险涩”。 2.崎岖阻塞。2.谓文句生僻艰涩。
8、[枯澁]kū sè
见“枯涩”。
9、[锈澁]xiù sè
见“锈涩”。
10、[梗澁]gěng sè
见“梗涩”。
11、[疏澁]shū sè
迂阔拘谨。
12、[顽澁]wán sè
僵硬呆滞。
13、[滞澁]zhì sè
见“滞涩”。
14、[盲风澁雨]máng fēng sè yǔ
犹盲风怪雨。比喻晦涩的诗风。清 钱谦益《徐元叹诗序》:“寧为长天晴日,无为盲风澁雨;寧为清渠细流,无为浊沙恶潦……导之於晦蒙狂易之日,而徐反诸言志、永言之故,诗之道其庶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