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
拼音
liáo笔顺
丶 丶 ㇀ 一 丿 ㇏ 丶 丿 丨 𠃍 一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ǎo的字 拼音为lao的字基础解释
1.水名,在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亦称“垢河”。2.a.落拓不羁,举止不自检束;b.颓丧,失意。3.a.草率,不精细;b.不工整。详细解释
1. 潦 [Liáo]2. 潦 [Láo]3. 潦 [lào]4. 潦 [lǎo]
- 潦 [Liáo]
水名
今辽宁省的辽河
江西省修水的支流南潦河、北潦河
河南省白河的支流
另见 láo;lǎo;lào
〈名〉
- 潦 [Láo]
水名。即“涝水” 。在今陕西省户县境,北入渭河
另见 lào;lǎo;liáo
〈名〉
- 潦 [lào]
同“涝”。水淹没;雨多
潦,雨水大皃。——《说文》
禹之时,十年九潦,——《庄子·秋水》
又如:潦旱(谓水涝与干旱);潦灾(水灾);潦岁(水涝之年)
另见 láo;lǎo;liáo
〈动〉
- 潦 [lǎo]
雨水盛大的样子
水潦降,不献鱼鳖。——《礼记》
又如:潦浸(指大雨泛滥成灾);潦潦(雨大水流的样子);潦雨(大雨);潦水(雨后的积水)
雨后积水
潦水尽而寒潭清。——唐· 王勃《滕王阁序》
秋深潦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另见 lào;láo,liáo
〈形〉
〈名〉
〈形〉
雨水盛大的样子
水潦降,不献鱼鳖。——《礼记》
又如:潦浸(指大雨泛滥成灾);潦潦(雨大水流的样子);潦雨(大雨);潦水(雨后的积水)
〈名〉
雨后积水
潦水尽而寒潭清。——唐· 王勃《滕王阁序》
秋深潦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另见 lào;láo,liáo
〈动〉
同“涝”。水淹没;雨多
潦,雨水大皃。——《说文》
禹之时,十年九潦,——《庄子·秋水》
又如:潦旱(谓水涝与干旱);潦灾(水灾);潦岁(水涝之年)
另见 láo;lǎo;liáo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潦潦-汉语大词典潦潦雨大水流貌。
●《墨子·亲士》:“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
潦1ㄌㄠˋlào〈書〉降雨成災。也作「澇」。[例]水~∣十年九~。潦2ㄌㄠˋlàoㄌㄠˇlǎo1.〈書〉雨勢很大。[例]~雨。2.〈書〉(雨後)積水。也作「澇」。[例]積~。潦3ㄌ丨ㄠˊliáo1.參見【潦草】。2.參見【潦倒】。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iáo
1、[潦草]liáo cǎo
1.(做事)不仔细;不认真:工作不能~。 2.(字)不工整:写得太~。
2、[疆潦]jiāng liáo
1.土质坚硬容易引起涝害的土地。《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楚蔿掩为司马……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孔颖达疏:"贾达以疆为疆?硗埆之地。"杨伯峻注:"疆当作强。强潦谓土性刚硬,受水则潦。"武亿《群经义证四.春秋左氏传.襄公廿五年》:"贾逵以疆为疆?硗埆之地,与潦为水潦之地分解为晰。《月令》'可以美土疆'注:'土疆,强?之地。'是其义也。"一说,疆潦为在边境的水涝地。杜预注:"疆界有流潦者,计数减其租入。"。
3、[潦污]liáo wū
雨后的污水。
4、[灾潦]zāi liáo
亦作“灾潦”。水灾。《后汉书·顺帝纪》:“连年灾潦,冀 部尤甚。”《宋史·贾易传》:“苏軾 守 杭,诉 浙 西灾潦甚苦。”参见“灾涝”。
5、[潦鬼]liáo guǐ
指穷困潦倒的人。
6、[渟潦]tíng liáo
积水。
7、[霖潦]lín liáo
1.淫雨。亦指雨后的积水。 2.大雨积水成涝。
8、[泞潦]nìng liáo
泥水淤积。《新唐书·王处存传》:“光化 三年,朱全忠 使 张存敬 攻 幽州,以 瓦桥 泞潦,道 祁沟 关。”
9、[湟潦]huáng liáo
低洼积水处。
10、[沈潦]shěn liáo
雨后积水。唐 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之二:“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櫓。”
11、[潦粪]liáo fèn
污水、粪水。
12、[风潦]fēng liáo
风灾和涝灾。《元史·世祖纪四》:“己未,檀 顺 等州风潦害稼。”
13、[潦潮]liáo cháo
雨后大水。《清史稿·灾异志一》:“﹝ 康熙 ﹞八年六月,三水、茂名、化州 大水;房县 大水,坏田庐;东莞 潦潮大溢。”
14、[潦潦]liáo liáo
雨大水流貌。
15、[淖潦]nào liáo
烂泥积水。
16、[浸潦]jìn liáo
多雨所积之水。
17、[潦车]liáo chē
古代称有盖之车。
18、[潦淖]liáo nào
淤泥,泥浆。
19、[洪潦]hóng liáo
洪水。多雨后的大水。
20、[潦泡]liáo pào
见“潦浆泡”。
21、[停潦]tíng liáo
积水。
22、[潢潦]huáng liáo
地上流淌的雨水。《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丰注溢脩霤,潢潦浸阶除。”张铣 注:“潢潦,雨水流於地者。”潢,一本作“黄”。唐 元稹《书异》诗:“汹涌潢潦浊,喷薄鲸鯢腥。”明 顾鼎臣《悯雨》诗:“街市潢潦集,浅深可方舟。”
23、[涂潦]tú liáo
犹行潦。谓道路泥泞积水。
24、[潦洌]liáo liè
犹寒冽。
25、[霪潦]yín liáo
久雨成涝。《明史·杨最传》:“一遇霪潦,荡为巨浸。”清 唐孙华《九月十八日高咏堂小集分韵得平字》:“淹时患霪潦,仍肯当秋晴。”清 唐孙华《官米行》:“去年霪潦岁不熟,惵惵穷民在沟瀆。”
26、[風潦]fēng liáo
风灾和涝灾。《元史·世祖纪四》:“己未,檀 顺 等州风潦害稼。”
27、[秋潦]qiū liáo
秋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
28、[雨潦]yǔ liáo
1.大雨积水。 2.见“雨涝”。
29、[官潦]guān liáo
官僚,意指官吏。官僚表面是制度与权力,本质是一个社会的利益管理阶层,要想做实事就不得不懂得利用官僚。
30、[淫潦]yín liáo
1.久雨积水为灾。 2.指路上积水。
31、[汙潦]wū liáo
积水;积水坑。唐 柳宗元《闵生赋》:“壤污潦以坟洳兮,蒸沸热而恒昏。”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摄生》:“若借户枢为他楔,入流水于污潦,鲜有不螻、不腐者矣。”清 黄景仁《雨中游桃庄看飞泉》诗:“大海及污潦,安知后所适。”积水成涝。《旧唐书·韦见素传》:“天宝 十三年秋,霖雨六十餘日,京师庐舍垣墉頽毁殆尽,凡一十九坊污潦。”
32、[黑潦]hēi liáo
黑浊的积水。
33、[黄潦]huáng liáo
浑泥水。
34、[潴潦]zhū liáo
1.聚汇的水;停积的水。 2.指积水,潮湿。
35、[潦溢]liáo yì
大水横溢。
36、[鱼潦]yú liáo
养鱼的积水潭。
37、[涨潦]zhǎng liáo
1.流水上涨。 2.指上涨的水流。
38、[淋潦]lín liáo
滂沱大雨。
39、[夏潦]xià liáo
夏季因久雨而形成的大水。
40、[铺潦]pù liáo
犹淋漓。
lǎo
1、[潦水]lǎo shuǐ
雨后的积水。
2、[积潦]jī lǎo
亦作“积涝”。成灾的积水;洪涝。
3、[潦雨]lǎo yǔ
大雨。
4、[水潦]shuǐ lǎo
1.大雨;雨水。《礼记·曲礼上》:“水潦降,不献鱼鳖。”《左传·襄公十年》:“水潦将降,惧不能归,请班师!”《魏书·崔浩传》:“南土下湿,夏月蒸暑,水潦方多。”宋 张虙《月令解》卷九:“季夏,水潦盛昌,故行夏令则为大水。” 2.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荀子·王制》:“修隄梁,通沟澮,行水潦,安水藏。”《淮南子·天文训》:“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尘埃。”晋 张华《博物志》卷八:“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潦东流。”唐 高适《苦雨寄四房昆季》诗:“泥涂拥城郭,水潦盘丘墟。”清 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迺作徒杠,迺作舆梁,亘若白虹,蹴波以浮,水潦骤涨,民不病涉。” 3.水淹。《管子·轻重丁》:“齐 西水潦而民飢,齐 东丰庸而糶贱。”《后汉书·南匈奴传》:“关 东水潦,人民飢饿死尽,可击也。”《梁书·武帝纪中》:“六月丁亥,詔以 东阳、信安、丰安 三县水潦,漂损居民资业,遣使周履,量蠲课调。”
5、[潦原浸天]lǎo yuán jìn tiān
淹没天地。
lào
1、[潦岁]lào suì
水涝之年。汉 桓宽《盐铁论·毁学》:“包丘子 不免於瓮牖蒿庐,如潦岁之蛙,口非不众也,然卒死於沟壑而已。”
2、[潦旱]lào hàn
谓水涝与干旱。
3、[潦灾]lào zāi
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