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shāng

笔顺

丿 𠃍 丿 𠃌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hāng的字 拼音为shang的字

基础解释

古同“湯”,(水流)又大又急。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漡-漢語大字典


(一)shāng 《集韻》尸羊切,平陽書。
同“湯”。《玉篇·水部》:“漡,水流皃。”《集韻·陽韻》:“湯,或作漡。”
(二)tàng
烫伤。《武威漢代醫簡》:“以膏傅(敷)之,治漡火涷。”

漡-中華大字典

1、漡讀音:尸羊切,音商,陽韻。釋文:水流皃。見《玉篇》。
 〔按集韻本作湯。湯湯。水流皃。或作~〕。
2、湯讀音:他郞切,音鏜,陽韻。釋文:
❶疷水也。見《說文》。《桂注》:孟子、冬日則飮~。
 〔按釋名釋飮食。~。熱~~也〕。
❷爚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沈肉於~謂之爚。故又謂爚爲~。鄭注祭義云。~肉曰爓。是也。
❸廣大也。《莊子逍遙遊》:~之問棘也是已。《釋文》:簡文云。一曰。~、廣大也。
❹猶盪滌也。《漢書天文志》:是謂大~。
❺諡也。《史記諡法解》:除殘去虐曰~。
 〔按商~。書堯典序疏引諡法。除虐去殘曰~。雲行雨施曰~。風俗通三王云。~者、攘也。昌也〕。
❻~官。宋官名。《宋書百官志》:尙書郞入直。~官供餅餌及五熟果實之屬。
❼州名。唐置。屬嶺南道。當今安南國交州府境。
 〔又〕:遼~州。屬東京道。當今奉天遼陽縣西北。
❽水名。《山海經西山經》:上申之山。~水出焉。東流注於河。《畢注》:水經注云。河水又南。諸次之水入焉。又南。~水注之。今有水出綏德州米脂縣桃花窌。行數十里至州南入河。志家以爲~水也。
❾通蕩。水名。《淸一統志》:~水自河南~陰北。東流至內黃縣西南入衞河。本名蕩水。寰宇記。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又改名~。
 〔按集韻他郞切蕩下云。水名。東至內黃澤、西山。通作~〕。
❿~液。~藥也。《唐書劉澭傳》:澭侍~液。未嘗離。
⓫~餅。餺飥也。《歸田錄》:~餅唐人謂之不托。今俗謂之餺飥矣。
 〔按~餅亦俗所謂長命麵者也。唐書玄宗皇后王氏傳。陛下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斗麵。爲生日~餅耶。是矣〕。
⓬~沐。取其賦稅。以供~沐之具也。見《後漢和熹鄧皇后紀注》。
⓭~溪。水名。《水經江水注》:~溪水。源出朐忍縣北六百餘里、上庸界。南流歷縣。翼帶鹽井一百所。巴川資以自給。水下與檀溪合。又南入于江。名曰~口。
⓮西~溪。水名。《水經濁漳水注》:西~溪水。出涅縣西山~谷。五泉俱會。謂之五會之泉。交東南流謂之西~水。又東南流注涅水。
⓯~谷。溫泉也。《水經滍水注》:溫泉水。出北山阜。七源奇發。災熱特甚。卽南都賦所謂~谷湧其後者也。然宛縣有紫山。山東有一水。東西十五里。南北二百步。冬夏常溫。世亦謂之~谷也。
3、湯讀音:尸羊切,音商,陽韻。釋文:~~。流貌。《書堯典》:~~洪水方割。
 〔又〕:大貌。《詩載驅》:汶水~~。
 〔又〕:疾貌。《漢書溝洫志》:河~~兮激潺湲。
4、湯讀音:他浪切,音盪,漾韻。釋文:
❶熱水灼也。見《集韻》。
 〔按山海經西山經。~其酒百尊。注云、溫酒令熟〕。
❷蕩也。見《集韻》。
❸狼~。水名。《漢書地理志陳畱郡浚儀注》:雎水首受狼~水。東至取慮入泗。行千三百六十里。
 〔按水經注謂卽蒗蕩渠〕。
5、湯讀音:他郞切,音鏜,陽韻。他浪切,音盪,漾韻。釋文:蕩也。《詩宛丘》:子之~兮。
 〔箋〕:游蕩無所不爲。
6、湯讀音:余章切,音陽,陽韻。釋文:暘或字。《集韻》:暘。日出也。或作~。通作陽。
 〔按山海經海東經外下。有~谷。畢沅曰。虞書、宅嵎夷。曰暘谷。說文作崵谷。~、暘、崵、實一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漡的反义词 漡的近义词 漡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漡能组什么词
  • 漡能组什么词语
  • 漡可以组什么词
  • 漡可以组什么词语
  • 漡字可以组什么词
  • 漡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漡字能组什么词
  • 漡字能组什么词语
  • 漡字开头的成语
  • 漡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