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
拼音
jiàn笔顺
丶 丶 ㇀ 一 𠃋 丨 ㇀ 丿 丿 一 丨“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车”不宜太宽。“斤”上撇短斜,竖画正直。整体收紧。
同音字
拼音为jiàn的字 拼音为jian的字基础解释
1.副词。慢慢地;逐步地。2.指苗头。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水,斩声。本义:古水名。即今新安江及其下游钱塘江)
古水名
渐,渐水出 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说文》
渐江,山海经谓之 浙江也。——《水经注·渐江水》。按,即今之 钱塘江,古大江与 钱塘江通。
征兆,迹象 。
如:渐不可长(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防微杜渐
〈副〉
逐渐
乱花渐欲迷人眼。——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渐闻水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渐拍渐止。——《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又如:渐次间(渐渐,逐渐);渐至佳境(渐入佳境。逐渐好转或兴味逐渐浓厚);渐积(逐渐发展,积聚)
立刻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水浒传》
缓慢
为变盖渐。——[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动〉
疏导河川
渐九川。——《史记》
加剧
疾大渐。——《尚书》
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书·顾命》。孔传:“自叹其疾大进笃,惟危殆。”
汝寒温不节,虚实失度,病由饥饱、色欲、精虑、烦散,非天非鬼,虽渐,可攻也。——《列子》
成长;滋长
自下之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渐包(渐苞。不断滋长;丛生)
另见 jiān
〈动〉
流入;入
东渐于海。——《书·禹贡》
又如:渐渐(流淌的样子)
淹没,浸泡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劝学》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诗·卫风·氓》
渐,渍也。——《广雅》
是渐之也。——《荀子·议兵》
渐之滫中。——《史记·三王世家》
治大地渐台。——《史记·孝武纪》
泽兰渐被径。——《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
又如:渐浸(浸润,渍染);渐涵(渐渍。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渐摩(渐磨。浸润;教育感化);渐及(润泽普及)
熏染,可染
俗之渐民久。——《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渐染(渍染;沾染);渐导(熏染,引导);渐濡(浸染,熏染)
欺诈
上幽险则下渐诈矣。——《荀子·正论》
又如:渐巧(诈伪);渐行(诈行,以欺诈行事);渐毒(欺诈);渐诈(欺诈)
通“潜( qián)”。潜伏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荀子·修身》
意岂将军忘湛渐之火?——《汉书·谷永传》
又如:渐心(潜心);沉渐
另见 jià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渐渐-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同]慢慢
逐渐
逐步
[反]突然
忽然
猛然
骤然
同:漸漸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àn
1、[渐渐]jiàn jiàn
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过了清明,天气~暖起来了。十点钟以后,马路上的行人~少了。站台上的人群向~远去的火车招着手。
2、[渐行渐远]jiàn xíng jiàn yuǎn
主要是由于人的性格、观念、背景、立场等的不同,以至于本来很要好的两个人,形同陌路。
3、[逐渐]zhú jiàn
渐渐:影响~扩大。事业~发展。天色~暗了下来。
4、[渐变]jiàn biàn
1.指事物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 2.即“量变”
5、[渐进]jiàn jìn
逐渐前进;逐渐发展或变化:循序~。~过程。
6、[循序渐进]xún xù jiàn jìn
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宪问》:“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7、[日渐]rì jiàn
一天一天慢慢地:~进步。~萎缩。
8、[渐次]jiàn cì
副词。表示事物的逐步变化:由于群策群力,一些难题~解决了。
9、[积渐]jī jiàn
逐渐累积而成。
10、[渐慢]jiàn màn
速度逐渐减慢。
11、[奸渐]jiān jiàn
犹奸萌。渐,事物的开端。
12、[渐导]jiàn dǎo
熏染引导。
13、[渐及]jiàn jí
润泽普及。
14、[渐磨]jiàn mó
见“渐摩”。
15、[渐泽]jiàn zé
1.低湿之地。 2.润泽,熏染。
16、[渐稀]jiàn xī
使逐渐稀疏。
17、[渐诈]jiàn zhà
欺诈。
18、[平渐]píng jiàn
平缓渐进。
19、[渐润]jiàn rùn
浸润。
20、[迤渐]yǐ jiàn
逐渐。
21、[端渐]duān jiàn
犹开端。
22、[害渐]hài jiàn
祸兆。
23、[渐寖]jiàn jìn
渐进,逐渐。
24、[渐涵]jiàn hán
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
25、[渐化]jiàn huà
感染教化。
26、[渐积]jiàn jī
逐渐发展,积聚。
27、[渐包]jiàn bāo
亦作“渐苞”。不断滋长;丛生。
28、[渐浸]jiàn jìn
浸润,渍染。
29、[浸渐]jìn jiàn
1.谓渐变的过程。汉 王充《论衡·道虚》:“且夫物之生长,无卒成暴起,皆有浸渐。” 2.逐渐。宋 曾巩《菜园院佛殿记》:“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 庆、明、杰 持簿乞民间,有得輒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宣和遗事》后集:“宗泽 又上疏曰:‘臣不意陛下再听奸臣之语,浸渐望和,为退走计。’”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人参》:“人薓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薓、神草。”
30、[渐苞]jiàn bāo
见“渐包”。
31、[渐涂]jiàn tú
低湿的道路。
32、[渐巧]jiàn qiǎo
诈伪。
33、[阶渐]jiē jiàn
循序渐进的途径。
34、[遐渐]xiá jiàn
谓边远之地亦被潜移默化。
35、[淹渐]yān jiàn
形容因病而精神委靡不振。
36、[渐悟]jiàn wù
佛教名词。指经过长期修习而对“真理”的逐渐领悟。佛教禅宗的北宗主张此说。与“顿悟”相对。
37、[渐耳]jiàn ěr
鬼神名。旧时迷信谓其能制伏鬼怪。
38、[衰渐]shuāi jiàn
衰败浸渐。
39、[渐快]jiàn kuài
速度的逐渐加快。
40、[渐恧]jiàn nǜ
犹惭愧。渐,用同“惭”。《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三年》:“傅 面颈发赤,渐恧不语,回顾 正彦。”清 昭槤《啸亭杂录·友爱昆仲》:“王渐恧病发,上往视疾,执手痛曰:‘朕以汝年少,故稍如拭拂以格汝性,何期汝愧恧之若此?’”沈从文《一个女剧员的生活》:“女人们心中都有所渐恧,而拍掌遮掩了自己的弱点。”
jiān
1、[渐染]jiān rǎn
因接触久了而逐渐受到影响。
2、[渐渍]jiān zì
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
3、[渐靡]jiān mí
1.浸润感化。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施》:“外物之动性,若神之不守也,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赞》:“此非独王也,亦其俗薄,臣下渐靡使然。”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九》:“渐读如渐渍之渐,靡与摩同。渐靡即渐摩。”参见“渐摩”。 2.谓依水的流势。《晋书·刘颂传》:“譬由行舟,虽不横截迅流,然俄向所趣,渐靡而往,终得其济。”《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十年》:“然当渐靡而往,稍向所趋,然后得济也。”胡三省 注:“济大川者,虽曰横絶大川,乱流而渡,然必因水势渐靡,而行舟向其所趋,以登陆之路,然后汔济。”
4、[渐洳]jiān rù
低湿;泥泞。
5、[西学东渐]xī xué dōng jiān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6、[渐仁摩义]jiān rén mó yì
渐:浸渍;摩:磨砺。用仁惠浸润人们,用节义砥砺人们。形容用道德教育百姓。
7、[渐车帷裳]jiān chē wéi cháng
语出《诗经》中的《卫风·氓》,是讲一位女子追求一个小伙子,最终恋爱、结婚,后被虐待,最后毅然绝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