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
拼音
yì笔顺
丶 丶 ㇀ 丨 𠃍 一 𠃍 丨 一 乚同音字
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yi的字基础解释
湿润:朝雨~尘。详细解释
(形声。从水,邑声。本义:湿润) 同本义
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渭城曲》
又如:浥浥(润湿的样子);浥烂(潮湿霉烂)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浥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浥浥】香气浓盛。宋 苏轼 《自普照游二庵》诗:“山行尽日不逢人, 浥浥野梅香入袂。”
浥浥-辞源3【浥浥】㊀濕潤貌。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六 作乾酪法:“浥浥時作團,大如梨許。”㊁香氣盛貌。宋 蘇軾 分類東坡詩六 臺頭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摇春。”又五 自普照遊二庵:“山行盡日不逢人,裛裛野梅香入袂。”裛裛,同“浥浥”。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ì
1、[欎浥]yù yì
集盛貌。
2、[浥烂]yì làn
谓潮湿霉烂。
3、[浥浥]yì yì
1.润湿貌。 2.形容香气浓郁。
4、[厌浥]yàn yì
潮湿。
5、[郁浥]yù yì
1.亦作“ 鬱裛 ”。 2.谓潮湿不干。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纸袋笼而悬之”原注:“﹝脯﹞置于瓮,则鬱浥。”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胡麻》“三日一打,四五遍乃尽耳”原注:“若乘溼横积,蒸热速乾,虽曰鬱裛,无风吹亏损之虑。” 宋 梅尧臣 《和孙瑞叟蚕具·蚕簇》诗:“蒿疎无鬱浥,竹净亦森束。”
6、[败浥]bài yì
受潮变质。
7、[红浥]hóng yì
红浥:粉泪湿了脸上的胭脂。
8、[浥变]yì biàn
受潮而霉烂变质。
9、[浥泪]yì lèi
被泪水沾湿。
10、[浥干]yì gān
谓以干布等物敷湿处吸干。
11、[沾浥]zhān yì
浸湿。
12、[浥郁]yì yù
潮湿气闷,不通风。
13、[香浥]xiāng yì
香气盛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