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琐尾
拼音
liú lí suǒ wěi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iú的字 拼音为lí的字 拼音为suǒ的字 拼音为wěi的字 拼音为liu的字 拼音为li的字 拼音为suo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基础解释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详细解释
- 【解释】: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 【出自】:《诗·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按字解释
流离: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琐尾:谓颠沛流离,处境艰难。
词典解释
流离琐尾-中华成语大词典流离琐尾
【拼音】:liú lí suǒ wěi
解释
流离:枭的别名;琐尾:细小时美好。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出处
《诗经·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示例
哀我父老,嗟我子弟,奔走呼号,~,泣血椎心,无以自赎。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二九回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流离琐尾语出《诗·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毛传:“琐尾,少好之貌;流离,鸟也。少好长丑。始而愉乐,终以微弱”。
后以“流离琐尾”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明张煌言《答闽南搢绅公书》:“然我辈所为何事,而致亲藩流离琐尾,饥饿于我土地。”
出处
《诗·邶风·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引证
明末清初-褚人获-第50回-《隋唐演义》:流离琐尾之人,蒙上国提携,已属万幸,又蒙盛款,实为赧颜。
近现代-蔡东藩、许厪父-第十二九回-《民国通俗演义》:哀我父老,嗟我子弟,奔走呼号,流离琐尾,泣血椎心,无以自赎。
明-张煌言--《答闽南搢绅公书》:然我辈所为何事,而致亲藩流离琐尾,饥饿于我土地。
故事
明末清初-褚人获-第50回-《隋唐演义》:流离琐尾之人,蒙上国提携,已属万幸,又蒙盛款,实为赧颜。
近现代-蔡东藩、许厪父-第十二九回-《民国通俗演义》:哀我父老,嗟我子弟,奔走呼号,流离琐尾,泣血椎心,无以自赎。
明-张煌言--《答闽南搢绅公书》:然我辈所为何事,而致亲藩流离琐尾,饥饿于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