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

jīn

笔顺

𠃍
左窄右宽。“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聿”横向笔画平行,间距均匀;竖画从中间垂直而下。

同音字

拼音为jīn的字 拼音为jin的字

基础解释

1.渡口:要~。 2.唾液;汗:~液。遍体生~。 3.滋润;补贴:~贴。 4.天津的简称。

详细解释

〈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2. 同本义

    津,水渡也。——《说文》

    又东至于孟津。——《书·禹贡》

    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水津注·河水》注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孔子过之,使 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又如:津梁(渡口的桥梁);津人(在渡口以摆渡为生的人);津门(在河流渡口所设置的关隘);津吏(掌管桥梁及河流渡口的官吏);津主(在关卡或渡口检查商旅货物的官吏);津要(渡口要地。比喻险要的交通据点);津逗(渡水口);津逮(经渡口过河而到达目的地。后常用以比喻为学的门径);津亭驿馆(渡口和驿站的亭馆)

  3. 生物的津液;口水

    津,液也,汁也。——《三苍》

    津液充郭。——《素问·汤液胶醴论》

    令人望梅生津。——陆佃《埤稚·芥》

    又如:津沫(口中津液;涎沫);津唾(唾液)

  4. 水陆要隘 。

    如:津通(水路通达。即流通);津隘(关津要隘)

  5. 途径;门径 。

    如:津路(途径);津涂(亦作“津途”);津径(门径)

  6. 涯,岸

    日出九津。——《吕氏春秋·求人》。注:“崖也。”

    又如:津岸(涯岸;水边);津涯(岸;水边);津步(码头)

  7. 水 。

    如:津水(水涨溢,泛滥);津流(水流);津通(水无阻滞的流动);津路(水路);津渚(水边)

  8. 桥梁。喻职位、地位 。

    如:津桥(桥梁)

  9. 天津。中国直辖市之一的天津市的简称 。

    如:京津唐地区

  10. 汗,由汗腺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那魔头看见,就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西游记》

  11. 工资以外的额外所得或赏金、小费 。

    如:津贴

〈动〉

  1. 渡,乘船过河或湖、海

    而世士罕有津远者。——《水经注·河水》

    又如:津渡(搭乘渡船的渡口;过渡,渡河);津济(渡河);津人(渡船的船夫);津航(渡船)

  2. 滋润

    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西京杂记》

    又如:津润(滋养润泽);津湿(透湿)

  3. 溢;渗 。

    如:津滴(渗出水滴)

  4. 引申为以资财助人

    听其歌声,许以必贵,倒囊津置入京,继遂遭际。——宋· 王明清《挥尘录》

    又如:津送(津发。资助旅费;安葬);津遣(发给费用,遣往朝廷)

〈形〉

  1. 润泽

    其民黑而津。——《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充盈;溢 ——多叠用。

    如:愈想愈觉得津津有味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津津-中華語文大辭典

津津ㄐ丨ㄣ ㄐ丨ㄣjīnjīn1.形容有滋味;有興味。[例]~有味。2.(汗、水等)不斷滲出的樣子。[例]水~的∣溼~的|臉上汗~的。

津津-辞源3

【津津】㊀充溢貌。莊子 庚桑楚:“老子曰:汝自洒濯,熟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猶有惡也。”新唐書二二三 李林甫傳:“初,三宰相就位,二人磬折趨,而 林甫在中,軒驁無少讓,喜津津出眉宇間。”㊁趣味濃厚貌。宋 葛勝仲 丹陽集 南鄉子 九日董剛定再索席間作詞:“談麈生風霏玉屑,津津。”㊂汗、水流出貌。宋 蘇轍 欒城集十四 次韻子瞻送陳睦龍圖出守潭州詩:“歸來過我話艱苦,驚汗津津尚流汞。”梅堯臣 宛陵集二六 汝州後池聽水詩:“津津出石齒,泠泠縈竹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īn

1、[津液]jīn yè

中医学名词。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统称。有营养和润泽体内组织器官和调节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作用。有时也专指唾液。

2、[津贴]jīn tiē

1.工资以外的补助费,也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 2.给津贴;补助:每月~他一些钱。

3、[迷津]mí jīn

使人迷惑的错误道路(津原指渡河的地方,后来多指处世的方向):指破~(点破错误的方向)。

4、[问津]wèn jīn

探询渡口,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等(多用于否定式):无人~。房价太贵,不敢~。

5、[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6、[天津]tiān jīn

1.银河。 2.指天津桥。 3.星名。位于北方七宿中的女宿之北,凡九星。在银河分支处,故称。

7、[津津乐道]jīn jīn lè dào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8、[生津]shēng jīn

1.生路。 2.分泌唾液;增益津液。 3.出汗。

9、[牛津]niú jīn

天河。宋 杨亿《戊申年七夕五绝》之四:“争如灵匹年年别,莫恨牛津隔风輈。”参见“牛郎织女”。

10、[江津]jiāng jīn

江边渡口。

11、[孟津]mèng jīn

1.地名。在河南西北部。 2.古渡口名。在今河南孟州南黄河南岸。相传周武王伐纣与诸侯会师于孟津。 3.古关名。东汉中平元年(184)在孟津东北置关,是洛阳附近的八关之一。

12、[河津]hé jīn

1.河边的渡口。 2.天河的津渡。

13、[平津]píng jīn

1.坦途;大道。 2.古地名。 3.旧时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称。

14、[延津]yán jīn

1.即延平津。相传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分离后于此会合化龙而去。 2.借指别后重逢之地。

15、[津市]jīn shì

渡口的集市。唐 钱起《送武进韦明府》诗:“井田通 楚 越,津市半渔商。”清 陈维崧《西河·西氿落晖》词:“茫茫不觉百端来,暝烟暗结津市。”

16、[津桥]jīn qiáo

1.桥梁。 2.指洛水上的天津桥。

17、[要津]yào jīn

1.冲要的渡口,泛指水陆交通要道。 2.比喻显要的地位或官职:位居~。

18、[津梁]jīn liáng

渡口和桥梁。多比喻起引导、过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英语~(即学习英语的入门书)。

19、[龙津]lóng jīn

1.即 龙门。龙门 一名 河津,故称。《晋书·郭璞传》:“登降纷於九五,沦涌悬乎 龙津。”明 徐芳《城门高》诗:“虾蝤百辈走耽耽,直取 龙津 为窟宅。”参见“龙门”。 2.喻高德硕望。《梁书·陆倕传》:“过龙津而一息,望凤条而曾翔。” 3.喻仕宦腾达之路。《晋书·孙绰传》:“﹝ 绰 ﹞尝鄙 山涛,而谓人曰:‘山涛 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 元礼 门为 龙津,则当点额暴鳞矣。’”唐 李商隐《春日寄怀》诗:“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 龙津。”冯浩 注:“《三秦记》:‘河津 一名 龙门,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4.指龙池。唐 李德裕《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文帝 宠深陪雉尾,武皇 恩厚宴 龙津。”借指宫中。《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絃闻尽夜,踏青鬭草事青春,玉輦从羣真。”参见“龙池”。

20、[东津]dōng jīn

1.古渡口名。 2.泛指渡口。

21、[津唾]jīn tuò

唾液。

22、[陶津]táo jīn

化育引导。

23、[血津]xuè jīn

皮肤破损后渗出的少量的血。

24、[无津]wú jīn

1.没有渡口。 2.喻无进身之路。

25、[知津]zhī jīn

认识渡口。犹言识途。

26、[盟津]méng jīn

即 孟津。古 黄河 渡口名。在今 河南省 孟津县 东北、孟县 西南。相传 周武王 伐 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 黄河。历代以为会盟兴兵的要地。《竹书纪年》卷上:“周 师渡 盟津 而还。”《史记·周本纪》:“诸侯不期而会 盟津 者八百诸侯。”三国 魏 曹操《蒿里行》:“关 东有义士,兴兵讨羣凶;初期会 盟津,乃心在 咸阳。”《旧唐书·李密传》:“﹝ 李密 ﹞呼 高祖 为兄,请合从以灭 隋,大略云欲与 高祖 为 盟津 之会。”

27、[津关]jīn guān

水陆冲要之处所设的关口。

28、[轻津]qīng jīn

水流湍疾的渡口。

29、[津垫]jīn diàn

津贴。

30、[饴津]yí jīn

甜汁。

31、[津沽]jīn gū

天津 的别称。

32、[津腻]jīn nì

黏液。

33、[通津]tōng jīn

1.四通八达之津渡。 2.喻显要的职位。

34、[日津]rì jīn

日出之处。

35、[津堠]jīn hòu

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36、[竞津]jìng jīn

竞争的要道。指追逐名利的途径。

37、[津主]jīn zhǔ

古代设在渡口的负责检察的官吏。

38、[津沫]jīn mò

口中津液;涎沫。

39、[津涯]jīn yá

1.岸;水边。 2.范围;边际。 3.依靠,凭依。

40、[津遣]jīn qiǎn

1.由水路送行。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已詔奉迎 元祐太后,津遣六宫及卫士家属,置之东南,朕与羣臣将士独畱中原。”《宋史·隐逸传下·谯定》:“高宗 即位,定 犹在 汴,右丞 许翰 又荐之,詔 宗泽 津遣诣行在。” 2.资助遣送。《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二年》:“远官身殁,家不能归者,官为津遣。”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津的反义词 津的近义词 津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津能组什么词
  • 津能组什么词语
  • 津可以组什么词
  • 津可以组什么词语
  • 津字可以组什么词
  • 津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津字能组什么词
  • 津字能组什么词语
  • 津字开头的成语
  • 津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