泚
拼音
cǐ笔顺
丶 丶 ㇀ 丨 一 丨 ㇀ 丿 乚同音字
拼音为cǐ的字 拼音为ci的字基础解释
1.鲜明。 2.蘸;浸湿:~笔为文(用笔蘸着墨写文章)。详细解释
〈形〉
(形声。从水,此声。本义:清澈的样子)
同本义 。
泚,清也。——《说文》
又如:清泚(清澈)
通“玼”。鲜明的样子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诗·邶风·新台》
术假金洞光,景逾瑶台泚。——宋· 赵汝谈《翠蛟亭和巩栗斋韵》
〈动〉
冒汗
其颡有颡。——《孟子》
又如:泚泚(汗出貌);泚颊(汗流脸颊);泚颜(犹汗颜)
用笔蘸墨 。
如:泚笔(以笔沾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泚泚-汉语大词典泚泚1.汗出貌。
●《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
汉赵岐注:“泚,汗出泚泚然也。”
2.清澈貌。
●宋梅尧臣《清池》诗:“泚泚曷足道,任彼蛙黾为。”
泚泚ㄘˇcǐ1.〈書〉(水)清澈。[例]狂風激烈翻春濤,薄霧冥濛溢清~(唐‧何敬〈題吉州龍溪詩〉)。2.〈書〉出汗。[例]其顙有~,睨而不視(《孟子‧滕文公上》)。3.〈書〉鮮明的樣子。[例]新臺有~,河水瀰瀰(《詩經•邶風•新臺》)。4.〈書〉(用筆)蘸墨。[例]或叢令業遽,敕吏六七人~筆待,分口占授,成無遺意(《新唐書‧卷一○二‧岑文本列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ǐ
1、[清泚]qīng cǐ
1.清澈。南朝 齐 谢朓《始出尚书省》诗:“邑里向疎芜,寒流自清泚。”唐 费冠卿《枕流石》诗:“愿以清泚流,鉴此坚贞质。”宋 欧阳修《荷花赋》:“阴曲池之清泚,漾波纹之奫沦。”《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林木森疎,泉流清泚。” 2.清澈的水。唐 徐牧《省试临渊》诗:“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风亭月榭,杏坞桃溪,云楼上倚晴空,水阁下临清泚。”清 钱谦益《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诗:“四山歌吹罢,落月汎清泚。” 3.形容诗文清晰明洁。宋 王安石《伤杜醇》诗:“谈辞足诗书,篇咏又清泚。”清 方文《噉椒堂诗》:“学文虽未成,爱我笔清泚。”
2、[颡泚]sǎng cǐ
《孟子·滕文公上》:“其顙有泚,睨而不视。”赵岐 注:“顙,额也。泚,汗出泚泚然也。见其亲为兽虫所食,形体毁败,中心慙,故汗泚泚然出於额。”后因以“顙泚”表示心中惭愧、惶恐。
3、[泚泚]cǐ cǐ
1.汗出貌。 2.清澈貌。
4、[泚颡]cǐ sǎng
泚额。
5、[泚笔]cǐ bǐ
以笔蘸墨。
6、[泚颊]cǐ jiá
汗流脸颊。多表示羞愧。
7、[泚额]cǐ é
额上冒汗。多用以表示羞愧。
8、[濩泚]hù cǐ
流汗貌。
9、[浄泚]jìng cǐ
明净清澈。
10、[汗泚]hàn cǐ
出汗。多形容羞惭。